我是一个没有感情的前亚马逊员工

即便在业内,“亚马逊关闭中国境内电商业务”也并不算一个震撼性的新闻。

作为一个前亚马逊员工,我的朋友圈里不免有人议论这个事。但声量其实并不算大。还没有亚马逊股价超过苹果的时候刷屏多。员工的归属感和情怀还是跟经济利益更挂钩——对于手里多少有点股票的员工来说,股价飙升,就是钱包鼓胀。

发声的大多是离职员工。现任员工可能被下了封口令,都比较沉默。何况亚马逊这次只是关闭部分业务,跟我相熟的同事都不受影响,也不方便说什么。

至于跟亚马逊没关系的普通人,关注这件事就更少了。毕竟亚马逊中国在中国电商市场只占0.6%。有的人根本不知道亚马逊是什么,有的人不关心,有的人要经提醒才能恍然大悟:你是说卓越吗?

即便是这样,舆论还是打算把这件事包装成一个时代的终结。亚马逊一个劲儿地解释我们没退出中国,我们还有跨境购还有Kindle还有AWS呢。不管,谁让你们是中国境内最后一个外资电商,谁让你们是中国境内硕果仅存的几个互联网外企。

有人说,对电商这种接地气的行业,外企终究水土不服;有人说,中国互联网这种野蛮生长的恶劣环境,循规蹈矩不作恶的外国公司怎么可能存活。

人们总是容易感念情怀,但理智地分析下来,可能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任何公司的死因,都是经营不当,其他因素通通不致命。就好比一个人心情不好,只是活得没那么愉快,但不会死。

中国市场之复杂、特殊、不按常理出牌,哪个行业不是呢?一个公司进入中国15年,还说水土不服就有点呵呵了。

外企真的不作恶吗?

跟多数中国本土公司相比,跨国公司的制度规则和道德底线普遍要高一些。但是你说外企就没有贪污受贿么?也有吧。大到为机械工程贿赂政府官员,小到给客户送礼送卡送大姑娘,都没少抓出外国公司;

外企真的都那么人性化吗?未必。规则本身就更不近人情。有些外企冗长复杂的报销流程,能把低级员工搞得临时性破产。中国员工早上6点爬起来开电话会,也不过是为了让外国同事不耽误回家跟老婆孩子共进晚餐。

开公司做生意,谁不得糊弄糊弄消费者,剥削剥削员工?但是外企在干这些事的时候,好歹都要披着一块遮羞布。公司原则是一套成熟完整的价值观,长时间潜移默化让员工不知不觉产生归属感;制度和流程让一切有据可依,彬彬有礼、盗亦有道,哪怕想占你便宜,也不能让你得了理。

举两个特别明显的例子。

外企最令人津津乐道的,是没有这总那总,一人起个英文名,汤姆杰瑞的乱叫。但是你不会真以为互相直呼姓名就不分高低贵贱了吧?你也一百多斤的人了能不能成熟点。

该有的等级之差,一样也不会少。出差、补助、办公条件,规定得滴水不漏,秘书直呼老板名字,还不是一样毕恭毕敬端茶倒水接电话订会议室。但是人家就是喜欢平易近人这一套,开工送个小礼物,迎面碰上跟你点个头,就让你美一天。

我们以前有个美国老板,中文流利得能当网红了。平时也变着花样让人给他准备午饭和饮料。可有的时候偏喜欢自己端着杯子去茶水间,对保洁工人微微一笑:怎么样小李?春节回家看你妈了吗?激动得保洁小工满脸通红抹布差点攥不住。

公司跟人一样,成熟、圆滑,有教养,是进化表现。即便虚伪,也让人舒服。

再说最近特别热的加班话题。

在BAT等国内IT大公司没有崛起之前,试问哪一个在本土公司工作的人有在外企加班多呢?就算是互联网鼎盛时期的程序员,也没有超过广告公司的美工、咨询公司的会计师、快消公司的品牌经理吧。

是的你们周六还要上班。而我们外企是轻易不会让你周末到公司开会的,因为你们除了员工,首先是人,你们有自己的生活。更因为,劳动法规定周末加班要付给员工双倍工钱,节假日X3。

所以你们周末不要来,抱着笔记本回家就好了。什么996,不存在的。众神之父奥丁说:阿斯加德不是地方,是人民。外企说:工作也不是办公室…有网线的地方就有工作。

这让我想起一个有趣的现象。笔记本电脑还卖老贵的时候,在本土公司大家一般都使用台式机,只有老总才有个笔记本电脑。而我们外企就洋气了,同学们都羡慕我们,刚进公司就发一个笔记本。然而你知道为什么吗?加班方便。我们这儿只有老总屋里才摆着大显示器的台式机。

这让我想起一个有趣的现象。笔记本电脑还卖老贵的时候,在本土公司大家一般都使用台式机,只有老总才有个笔记本电脑。而我们外企就洋气了,同学们都羡慕我们,刚进公司就发一个笔记本。然而你知道为什么吗?加班方便。我们这儿只有老总屋里才摆着大显示器的台式机。

即便是出差到外地开会,也一定要在周五晚上结束会议,周五夜里的候机大厅,挤满了往返北京上海通勤的外企白领。如果你怕辛苦改成周六上午的航班,那是你自己的选择。多花的一天酒店钱我就不跟你计较了。

如果实在有展会/培训/调研/路演不得不占用周末的时间,按劳动法规定你原则上可以倒休。你得选一天没有会、没有重大任务的日子去倒休。倒休干什么呢?在家里写报告赶死线。

你们不要整天喊加班了。要知道外企经理级以上的员工是没有“加班”这个概念的。管理职位是“责任工作制”和“弹性工作制”。

责任工作制意味着你需要把所有职责内的工作完成,干几个小时请随意,并没有加班费。

弹性工作制的意思是上班必须9点到,至于下班….几点干完几点走呗。把会议安排在放工之后是要被人谴责的,一天8个小时不都是给你开会用的吗?下班以后是我们回邮件写PPT的时间,不要随便打扰。当然如果会议5点半开始是可以的,开到晚上10点并非我本意。

刚上班的时候职位低,还领过传说中的加班费,不过领到手也真是不容易。

每天要填加班申请单,每周要填加班费申请单。老板签字后,单子先过人事部,才到财务部。按劳动法规定,员工每天加班不得超过3小时。一旦超过这个数,人事部就把单子打回来,或者找领导谈话:你这个下属怎么天天加班?是不是工作安排不合理?老板为了证明自己没问题,就来找你谈话:是不是你工作效率有问题(难道是我虐待你了吗昂)?

你当然不想承认自己工作方式有问题,所以只好按劳动法规定改单子。违法的事情公司不能干,所以超过3小时的加班不能付钱。

所以你们这些公司搞996,在我们看来就像是拳王泰森有名有利的找谁上床人家不答应非得去搞强奸。

亚马逊为什么“败走”中国

在一个地方待长了,尤其是外国大企业这种擅长用完整价值观体系影响人的地方,总会有点感情。当年UBER中国被滴滴收购的时候,离职员工写的抒情文可以集结成好几本书。亚马逊人低调惯了,我看到的怀念文不多,但也都充满了虽败犹荣一路走好的感情。

凡是在亚马逊工作过的人,对亚马逊今天的雨打风吹去都难免有点感慨。离职员工看待这件事心情复杂。一方面觉得可惜,毕竟再过几年简历上的这段工作经历都不太好跟人解释了;另一方面又都不吃惊,今天的凋零早有端倪,身在公司内部,职位再低也不可能看不到问题。

理解他们。而我呢,我是一个没有感情的亚马逊员工。

我不是不喜欢亚马逊。一个我不喜欢的公司,我最多待3个月就走了,干嘛还待4年,我是变态吗?

有一个电影叫“CIVIL ACTION”,尊屈伏塔演一个专打人身伤害官司的律师,我特别赞成他在剧中说的一句话,“说我对被告没有同情心?我不需要同情心,同情心影响判断力。有同情心的律师就象晕血的大夫一样,应当被吊销执照。”

我是这种论调的拥护者,我喜欢一份工作,认同一个公司,但不会对它生出多少感情。

我喜欢我曾经工作过的团队,认同公司的一些原则和价值观,尤为欣赏亚马逊独特科学的识人招聘流程。但是实话实说,亚马逊这十几年在中国这盘棋真是下得烂透了。

不肯作恶?算是吧。任何内部人都能摸着良心告诉你,亚马逊网站上没刷过一条评论。有个部门专门监管这件事,不许刷好评,不许删差评。这在国内没几家电商能做得到吧。对生意有没有影响?有。但是干不过京东天猫是因为这个吗?

水土不服?中国市场需要什么,亚马逊人心里有数。中国人明白,各种各样的报告累计写得比《冰与火之歌》还长,一遍一遍跟总部汇报,于是外国人也都知道了。晚上不睡觉,那是不困;有病不肯治,那就是不想好。

亚马逊中国能不能做好,从来都是贝索斯一个人的决定。

败原因之一: 从来没有在中国取胜的决心

是否足够了解一个公司,不取决于你在公司待了多少年,而取决于你的职位。我跟贝索斯之间隔着那么多层,当然没法知道他心里到底想什么。在亚马逊工作的那几年,我最想不明白的就是,贝索斯究竟是想不想在中国做生意。

按理说中国这个大市场,是跨国公司必争之地。但是对比苹果、奔驰那些公司,你真的看不出亚马逊对中国有多上心。这里说的还不止是资金的投入。所有中国用户觉得亚马逊别扭的地方,亚马逊员工也觉得别扭。但是大到一个付款流程,小到一个用户界面,都要美国总部才能改。而美国总部没人帮你改。

总部的工程师像是跨国包工队,为哪个国家做项目要看销量说话。一碗水端平,谁也别搞特殊。大家都有的功能,中国都要排到最后才上线,更别提那些定制功能了。对比苹果、奔驰这些公司,你就能知道,亚马逊对中国是有多么不上心。

也许你会说,可是人家奔驰中国的销量也在全球排第一啊。那在这之前的许多年呢?如今在中国赚得巨大利益的跨国公司,谁不是赔了20年的钱才打出了这片江山。你就是想让孩子将来考常青藤,也得先出钱给他上学而思啊!

所以我老是觉得,中国市场前期投入这么大,贝索斯满心不舍得,但是这个前瞻性市场,真撤出去也是输不起。只好这么拉着弓箭步纠结着。

失败原因之二:水土不服,是真的“不服”

前面说过,外企的洗脑功力一流。在这公司工作时间长了,多少都被它的价值观影响。亚马逊中国虽然不牛,但是亚马逊美国牛啊。员工们在中国做业务处处掣肘,烦躁心灰之际,到美国开会交流,赫然觉得精神一震,我工作的怕不是个假亚马逊?

这个不服,不是不适应;是“瞅啥瞅,不服啊”那种傲慢。

看到美国这边的新技术新手段,业务蒸蒸日上,还不时开辟新疆土。苹果和谷歌拍马都追不上的云服务、智能音箱ECHO,无人超市…科技版时不时有亚马逊的新闻,咱们听着也与有荣焉,不由得生出一种“这公司还有救”的信心。

明明知道竞争对手们都是怎么做的,但觉得他们土、没道德,野蛮,不代表先进的用户使用习惯。反正改起来也挺困难,要不就别改了吧….说不定有一天用户能回头是岸,终于体会出我们的好儿来。

你以为这是虐恋小说么!用户的需求你不理,自然有人变着法儿地100倍地满足他们。

贝索斯提倡的“用户至上”,在亚马逊有时候变成了一种傲慢主观想当然的用户至上。

举个例子,亚马逊某个APP更新非常慢,而且没有提示。用户几个月不用,想更新一下,都找不到入口。跟总部提,国内的APP都恨不能俩星期出一个新版本,除了推出新功能,目的还在于刺激用户的活跃度。我们能不能快点更新,更新的时候推送一下。

对方回答:我们故意的不给用户推送,是为了他们有舒适的体验,不给他们造成困扰。

贝索斯为之骄傲了一辈子的专利“一键下单”功能,在中国做调研的时候发现,引起了用户的极度不舒适。用户说我点两下怎么了,我是下单了,但付款前也要让我再确认一下吧不然心里不踏实。这个发现让大家哭笑不得,有一种“有好东西你不要”的委屈。

我在快速消费品行业的经验教给我两件事:

  1. 用户可能有一些奇怪的想法,他们要的可能不是最好的,而是最适合他们的。没有对,没有错,你要做的是满足他们;
  2. 能知道用户想什么已经很不错了,不到万不得已,不要企图教育他们。当然宝洁公司会不停在广告中暗示你每次刷牙挤出超出实际需要两倍的牙膏,奥利奥教你掰开饼干后扭一扭蘸点牛奶再吃。

但他们毕竟没有说不蘸牛奶不许吃。而且你算过这种潜移默化的消费者教育累计需要多少广告费么?恕我直言,你教育不起。

说到傲慢和自以为是,还有一个更好的例子:亚马逊你能不能告诉我,Kindle和Prime的中文是什么?

也许现在中国人洋气到了小卖部售货员都每人起个英文名字,但是外国产品在中国连个中文商标都没有,那就是不想干的态度。

失败原因之三:对中方的极度不信任

每个外企机构都不简单,比亚马逊官僚的公司多的是。有时候恶性公关事件还得越洋请示,外国人该休假休假,该下班下班,把一件小事活活拖成了灾难。

但是亚马逊人真的很努力,总部同事跟中国同事一样忙,邮件、IM一般都回复及时,各种电话会议更是每天不断,沟通不可谓不顺畅,只是沟通得再顺畅也没有用,许多业务部门在中国没有技术团队,沟通得再清楚也没人给你干。

中央统一管理可以理解,毕竟又安全又节省成本。但你现在是要在中国做生意,该雇人就雇人,该找合作伙伴就找合作伙伴,远程遥控就想得天下可真是有点托大了。

逆袭?还是分步撤退

事实告诉贝索斯,在接近饱和的市场和残酷的竞争下,没有巨大的投入就不可能有回报。所以现在放弃了跟传统电商的竞争,留下了三块最具亚马逊特色的业务专注发展。是现阶段能做出的最正确的决定了。

亚马逊说对这三块业务会持续并且加大投入。会增加多大投入呢?让我们看看这三块业务的前景:

跨境购:依托国外亚马逊的渠道,真实货源,比其他电商的海外购更有权威性——但就不知道消费者买不买账。用户当然想要真货,但是流畅简单的购买流程也很重要。毕竟代购也挺方便的。从历史数据看,这可并不是亚马逊的风格。

Kindle:这个没有中文名字的阅读器在小众市场有一批忠实拥趸,且在中国市场没有直接竞争对手。但阅读器从来都不是一个硬件生意,而中国数字阅读的重头市场是网络文学,这又是一个亚马逊不擅长的领域;

云服务:这个业务在中国的落地难度就不用说了…..我就请问你听说过AWS吗?

这三个业务板块,比起传统电商,确实具有更多的竞争优势,但也更需要本土的开发。这一点以亚马逊现在的架构,不是能不能支持的问题,是它想不想支持的问题。

别忘了还有传统电商业务关闭后,余下这三块业务(尤其是跨境购和Kindle)急剧增加的运营成本。

关闭传统电商业务,对亚马逊来说不是一个保守的决策,实际上是一个更加大胆的决策,如果没有强大决心、大刀阔斧的改革和投入,那这一步棋,最后也就沦为全面撤退前的一个步骤了。

已经离开了亚马逊,我就更不知道贝索斯是怎么想的了…我只知道顺其自然是没戏的。毛主席说了,扫帚不到,灰尘不会自行跑掉。

祝福吧

沉默是金?沉默现在就是个屁吧

一位某外企高管跳槽去国内土豪公司,几个月后水土不服离开。回到原公司后,他洋洋洒洒写了几千字吐槽长文在网上疯转——也是看不太懂群众的G点,这样的故事不是十几年前就开始上演了吗?这么多年来累积的失败案例也没少在江湖上流传呀,还得用多少人的嘴来告诉你:民企的钱不是好挣的。难道真需要准备一个100页的PPT才能给你说明白么

这位高管说离开的主要原因是无法接受公私不分的企业文化。性本高洁,恕难响应公司号召,在微信朋友圈替公司歌功颂德、或者打鸡血表衷心。说实话,现在民营公司的工作环境已经很不错了,才轮得到大家吐槽这些细枝末节。十几年前,第一批先富起来的酒业公司、饮料公司,开始从外企高薪挖人,心笙摇动的中层经理们为了现金和TITLE毅然下水,又有哪个熬过一年了。那时的民企组织混乱、分工不明、连市场和销售都没分家。员工福利不完整,一星期上六天班,年假只有5天,要歇还得看人脸色。老板一人独大,堂堂总监,连50块钱的报销单都得呈给他老人家加签。私营公司的老板都是精神领袖,标语和格言贴了一天一地,员工都需背诵。比在朋友圈戏彩斑衣更尴尬的事多了,试问在刚成立的当当公司,有哪个下属没见过李国庆和俞渝互相扔东西?看微信还可以撇嘴,面对活报剧你的眼睛可瞧哪儿好。

这些事情,我不相信只有我一个人听说过。但是在巨大的金钱利益下,永远会有人不信这个邪。不管有多少前车之鉴,总觉得是别人太脆弱,换了是英明神武的他自己,一定能够屹立于潮头。就像那些自信满满的姑娘,总觉得浪子单单会为她改变,所以才毫不犹豫地冲向渣男的怀抱。

凭良心说,现在的民营大公司,尤其是互联网巨头,其实管理上已经很上轨道了。而所谓外企,也早不是20年前的外企。这一条土洋之间的界限,其实并没有那么分明。这么说吧,新光天地的售货员都别着Llinda/Teresa的名卡了,而外企里连个英文邮件都写不利索的也大有人在。你受不了某互联网公司每个员工都用网名工作,人家还受不了你连互联网都不会使呢。信不信由你,我就有同事曾经在开会的时候严正地跟我说:你们在页面上放的这个产品图,一定得是可以点的啊,点完了能去到一个页面介绍这个产品——不然呢?你以为我们是拉洋片的吗?

说到底,只不过是文化的差异。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用不着居高临下地喷别人。这么多年也有猎头为民企的高职位找我,我的回答一直都是:做不来。猎头当然要游说:“民企管理是乱一点,但是……”我马上正色说:不要误会,民企的管理层都很有魄力,是我自己在跨国公司待惯了,恐怕不够能力适应。是不是真心话都好,我们北京人讲究个客气。既然不打算去,没必要唱衰人家。想去赚钱,看在钱的份子上,更不应该嫌弃对方。否则跟嫁了有钱老男人,一边用人家钱买车买楼,一边嫌弃人家肚子大头发少的拜金太太有什么区别呢?

再说了,人家真的衰吗?一无是处是怎么搞出那么大市值的?现在也有很多外企人在民企混得风生水起啊?真要是让明白人问到脸上来,也就很尴尬了。外企那么规范稳定高大上,假若不是真碰到了玻璃天花板,或者做夹心饼干做得走投无路,谁又会静极思动跑去民企捞一把呢。你可别说是下凡去支援人家的。

举凡一个人离开一个公司,或者是外面有了更好的机会,或者是在原有位置干得不爽。郭德纲说:离职的没有说原单位好的。外企不成文的规则是:咬碎银牙也不能说前东家的坏话,否则会令人看轻。若是真有一肚子委屈,跟朋友吃饭喝酒的时候发两句牢骚就好了,还真没必要满世界贴大字报。你又不是曹云金,公司又没克扣你工资,好离好散的倒不好?

前几天发生了更有趣的事情。坊间传出消息,高管的外企东家,即将被他的民企东家收购。大家震惊之下,不由得就想起,如果传言是真的,那这位网红高管情何以堪啊。即便事后辟了谣,每个煞有介事分析此事的公号都在说:民营企业炒作此新闻的原因之一,恐怕就是为了报复这位高管的檄文。

——这个分析恐怕也是扯淡,退一万步就算那公司没气量到这个地步吧。你以为你是陈圆圆呢,值得人家冲冠一怒,想多了。但读着这样的新闻,确不知道坐在外企的高管,又会被同事怎么看呢?

出来混,闭上尊嘴少说话,挽起袖子多做事。卑职腆为所谓职场专栏作家近10年,书也出了几本,援引事例无数,除了史蒂夫乔布斯之外,从未对任何一个公司或个人指名道姓,也不是不敢,觉得那么做姿势太难看。

不过也许,这就是我一直成不了网红的原因吧。

 

广电总局死到哪里去了

我看电视的机会非常少。隔几年偶尔有时间看一个电视剧,必得被吓尿一条裤子。有一次为了高圆圆看《我们结婚吧》,尽管心思都在高圆圆的脸蛋和衣服上,个别剧情还是呛得我直捂眼睛。后来又看过一个戏,是描写几对夫妻各种生不出孩子,以及女人因为生不出孩子面临家庭破裂的。这些所谓“反映现实”的电视剧,取材于社会热点话题,情节当然更惊悚夸张。编剧把生活中所有能听到想象到的奇葩事件浓缩到一个家庭,然后站在西城大妈的立场帮你解决问题,输出价值观。因此,这些电视剧比小学班主任、中学教导处主任、大学辅导员、居委会大妈,和大灰狼加起来都要可怕。 

好了现在你也猜到了,这一次的惊吓来自《小别离》,单身女青年我们也吓唬过了,不想生孩子的我们也吓唬过了,轮也轮到拿孩子吓唬你了。我不是说不许你反映现实问题,但是我们身边已经有很多家长在自觉自愿不收取一文费用地吓唬我们了,没孩子都能站在当街被人讲半个小时小升初形势是多么严峻。我承认也许社会上的大多数人都遵循的是同一种生活方式,但毕竟还有人走了其他的路,虽然少,可能还没能被踩成一条高速公路。但省道也是道啊,咱也不能假装它不存在啊?你再看看你们的电视剧,有说她们好的么?有提到一个不着急找对象,自己事业和生活都过得很精彩很开心的人么?有不要孩子仍然过着体面稳定生活的神仙眷侣么?有不给孩子弄得鸡飞狗跳也能正常生活的人家吗?换句话说,有一个正常人吗。

我已经看到很多对《小别离》的赞誉之文了。其实我也觉得这部戏有一定的可看性(如果你不坚持看完的话),有些细节确实做到了比较贴近生活,职场戏虽然还是一贯的不能看(或者你当笑话看也行),但在生活场景上,至少孩子们开始说人话了。小女孩在网上看同人、写文赚打赏这一情节尤其让我欣慰,我虽然不认识掏粪男孩的粉儿,但是在微博欧美圈就能看到现在写文的妹子们平均年龄有多年轻了。孩子们聊天儿的对话,能让追剧的老人家们不到春节就提前学习到一些网络用语。

这个剧还有一个看点,就是各品牌的强力植入。精锐教育、神州租车、江小白白酒、味极鲜酱油,还有黄磊参加的一个综艺节目(据我侄女说),广告之粗暴直白已经到了萌的地步。片中一个能把亲爹气住院的熊孩子,为了保证神州租车的再一次出现,连出国留学都不让家长送;而一家人在团圆饭桌上哭闹撕逼之后,还能一条心地齐齐打包味极鲜酱油。看到剧组这样良心,连身为被传播对象的我们都感动落泪了。

但是《小别离》对于整个情节的设定,仍然是狗血的。大人们的对手戏蜜汁尴尬。他们能做出各种匪夷所思的事情,但仍被编剧圆成是对的。尤其是海清扮演的女一号,盯着女主角的光环,恃爱行凶,却一再被原谅。她被塑造成一个时髦(这事儿咱们不聊,伤感情)、聪明、能干的女强人妈妈,唯一的缺点是略有点焦虑,然而那也完全是出于对孩子深深的爱。

那我们再看看是这么回事么?在对孩子的问题上,她遵循的是中国传统观念中“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理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她除了出钱出力,还可以教育孩子自私、说谎、讨好别人。在职场上,她是我们常见的那种强势bitch,看不出有多强的能力(她所在的区域业绩一直掉掉掉),善于经营和老板的关系,谄媚讨好无一不精,对下属吆五喝六,从买咖啡到复印私人物品一条龙服务。然而,别人走同样的上层路线,她不答应。她变成受害者。犯了错误说:怎么啦,是我打印私人文件把墨都用完了怎么着吧。受了不公平待遇说:你凭什么降我工资,你这么做有意思么?唉哟,她究竟是有多大能耐。我们这些每天一见了老板就匍匐在地化为一滩春水的人,还仍旧讨不到好呢,人家不排挤你,可排挤谁呢? 

我觉得从她在办公室的表现看,简直已经可以算是个坏人了。但更可怕的,还是她作为一个妻子和女人的表现。克扣零用钱、大嚷大叫、无事生非、来不来就让老公下跪这一套就不说了。不知道为什么,我国的文艺作品特别喜欢鼓吹这种令人作呕的夫妻相处方式,仿佛只有老婆能骑在老公脖子上自由自在地拉屎,婚姻生活才算幸福了,妇女地位才算是提高了。比这更可怕的是,在感情戏份里,她几乎被塑造成了一个典型的精神病患者。有两次出现了这样的情节,她用一些不可理喻的想法再跟黄磊吵架,连一贯跪在地上的黄磊都觉得她太匪夷所思了,一分钟不到,她立刻就神情投入地跟第三者说,这些事都是黄磊干的,她表示不理解。我看电视的时候可害怕了,心说完,这人患病了啊,特别严重的心理疾病,下一个情节肯定要去联系心理医生了,然而,并、没、有。 

我们当然不要求主角都得像美国队长一样伟光正,但是海清的这个形象,简直就是一个坏人啊。正常男人不仅不可能与她继续生活,而且应当负责任地把她扭送精神病院。当然你要搁美国,坏人当道也可以,经典的黑帮片塑造了多少亦正亦邪的犯罪分子啊。可问题我们不是在中国么,听说广电总局有规定,在我国上映的电影电视剧,不允许让坏人当第一主角,且不能在电视剧中表现出坏人有好下场。就因为这个规定,《无间道》改了结局,《八两金》加了字幕,还有无数的港片、美国片因为意识不良无法上映。

那么面对《小别离》这类价值观及其扭曲,人物设定这么邪恶的电视剧,广电总局都死到哪里去了呢?有种的你给小别离打一字幕“5年后朵朵妈因与同事争吵,被公司开除,后与朵朵爸离婚,精神恍惚,潦倒一生”,要不就请你放过无辜的香港警匪片好吗。

新书:去他的正能量

坊间流行两种职场秘籍:要么清鸡汤,要么厚黑学。后者纯粹是受迫害妄想症,用脚丫子想都知道,得爬多高才会有人绞尽脑汁陷害你,得长得多漂亮,才会被人争先恐后潜规则。这个世界残酷就残酷在,就算你豁出一个不要脸,也未必一定能把名利手到擒来。

给你熬鸡汤的人就更不厚道了,都是憋着骗你鞠躬尽瘁还分文不取的。这样给自己打鸡血,跟洗头妹在发廊门口跳广场舞喊口号是一个意思。傻逼还在其次,关键是它没有用。但你这么一喊,就给自己制造了一个幻觉,于是管理阶层的目的就达到了,不费真枪实弹地激励了员工。可你得到什么了呢?是升职了加薪了还是让自己心里舒服一点了?并没有,反而在每月看工资单的时候觉得自己更傻逼了。

为什么鸡汤有市场,是因为大多数人需要它们来欺骗自己。大多数人接受不了残酷的现实。有人问过我:理智清醒可以更快乐吗?当然不可以,但是它至少可以帮你解决一定的问题,规避一定的风险。看你了,反正要我说,被人当成大傻逼绝对更不快乐。

我在各行各业的外企混了好些年,算不上成功人士。看看我写的话,大抵不能帮你升官发财创业融资。那我能帮上什么忙呢?至少能让你有机会在像样的大公司当一个体面白领吧,对得起老板,也对得起自己。当然有些人活着为的也不是体面,那就没折了。

你想干什么……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呀!

今时今日,竟然还有小朋友出于兴趣爱好选择工作机会,我不知道是该觉得庆幸,还是该替他们担心。

如果根据兴趣爱好选择工种,还稍微贴点谱。性格外向爱与人打交道,就做销售公关;安静细致讲逻辑,就去做数据分析。爹妈也会讲,这么能说会道你去做律师好了,说哭就哭说笑就笑干嘛不去当演员?美剧爱调侃,家里孩子说了句谎,父母皱着眉头商议:“这孩子没一句实话,看来长大只能去当政客了。”

但是大多数人的工种,都已经在毕业刚工作的头几年选好了。大多数人反而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因为它关系到,你是不是具备把这项工作做到最好的潜力。而且,为了使你的职场道路按部就班,健康发展,少走弯路,一般说来这种职业选择最好是一锤定音、买定离手。擅长做多种工作的多面手是很少的,大多数人一辈子只能专心做好一件事。20年换30个工种的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家里有家财衬底的传奇人物,另外一种就是什么也干不好的LOSER。

天真的孩子往往不是按兴趣决定工种,而是按喜好挑选公司和行业。今天喜欢苹果电脑,就觉得在苹果工作肯定特别酷;明天喜欢打游戏了,恨不能去暴雪干。更别提那些喜欢喝咖啡就要去星巴克,喜欢冰淇淋就想去哈根达斯的。你能得到的最大、最大的福利也就是公司一年管你几杯咖啡吧?要不都折成工资给你?我负责任地告诉你,在波音工作也不发飞机。

最可恨的是有些猎头也跟着起哄,我曾经被体育用品公司问过“喜不喜欢打篮球”,被奶粉公司问过“喜不喜欢小孩”,差点让我以为她们要招保姆。按照这种逻辑,演员要想扮妓女,还真得去卖身体验生活了。不是有成筐的行业知识和市场调研可以学习吗?为什么还要落后地靠着一腔热血?即便我是某种产品的忠实拥趸、重度消费者,也只能代表个人意见。即使是在市场调研中,也往往因为不具有普遍代表性而被过滤掉的,当然就更加不能依赖我个人的判断。而往往这种民间专家,有着非常危险的盲目自信,从产品发展策略到促销选什么奖品都有她主观的判断。在会议室里,最怕听到这类人摇着脑袋说:我们家孩子就不喜欢这种……就是在三个城市各做4组调研,我们还嫌样本量不够呢,你们家孩子喜欢什么,我们不care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