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时今日,竟然还有小朋友出于兴趣爱好选择工作机会,我不知道是该觉得庆幸,还是该替他们担心。
如果根据兴趣爱好选择工种,还稍微贴点谱。性格外向爱与人打交道,就做销售公关;安静细致讲逻辑,就去做数据分析。爹妈也会讲,这么能说会道你去做律师好了,说哭就哭说笑就笑干嘛不去当演员?美剧爱调侃,家里孩子说了句谎,父母皱着眉头商议:“这孩子没一句实话,看来长大只能去当政客了。”
但是大多数人的工种,都已经在毕业刚工作的头几年选好了。大多数人反而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因为它关系到,你是不是具备把这项工作做到最好的潜力。而且,为了使你的职场道路按部就班,健康发展,少走弯路,一般说来这种职业选择最好是一锤定音、买定离手。擅长做多种工作的多面手是很少的,大多数人一辈子只能专心做好一件事。20年换30个工种的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家里有家财衬底的传奇人物,另外一种就是什么也干不好的LOSER。
天真的孩子往往不是按兴趣决定工种,而是按喜好挑选公司和行业。今天喜欢苹果电脑,就觉得在苹果工作肯定特别酷;明天喜欢打游戏了,恨不能去暴雪干。更别提那些喜欢喝咖啡就要去星巴克,喜欢冰淇淋就想去哈根达斯的。你能得到的最大、最大的福利也就是公司一年管你几杯咖啡吧?要不都折成工资给你?我负责任地告诉你,在波音工作也不发飞机。
最可恨的是有些猎头也跟着起哄,我曾经被体育用品公司问过“喜不喜欢打篮球”,被奶粉公司问过“喜不喜欢小孩”,差点让我以为她们要招保姆。按照这种逻辑,演员要想扮妓女,还真得去卖身体验生活了。不是有成筐的行业知识和市场调研可以学习吗?为什么还要落后地靠着一腔热血?即便我是某种产品的忠实拥趸、重度消费者,也只能代表个人意见。即使是在市场调研中,也往往因为不具有普遍代表性而被过滤掉的,当然就更加不能依赖我个人的判断。而往往这种民间专家,有着非常危险的盲目自信,从产品发展策略到促销选什么奖品都有她主观的判断。在会议室里,最怕听到这类人摇着脑袋说:我们家孩子就不喜欢这种……就是在三个城市各做4组调研,我们还嫌样本量不够呢,你们家孩子喜欢什么,我们不care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