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总局死到哪里去了

我看电视的机会非常少。隔几年偶尔有时间看一个电视剧,必得被吓尿一条裤子。有一次为了高圆圆看《我们结婚吧》,尽管心思都在高圆圆的脸蛋和衣服上,个别剧情还是呛得我直捂眼睛。后来又看过一个戏,是描写几对夫妻各种生不出孩子,以及女人因为生不出孩子面临家庭破裂的。这些所谓“反映现实”的电视剧,取材于社会热点话题,情节当然更惊悚夸张。编剧把生活中所有能听到想象到的奇葩事件浓缩到一个家庭,然后站在西城大妈的立场帮你解决问题,输出价值观。因此,这些电视剧比小学班主任、中学教导处主任、大学辅导员、居委会大妈,和大灰狼加起来都要可怕。 

好了现在你也猜到了,这一次的惊吓来自《小别离》,单身女青年我们也吓唬过了,不想生孩子的我们也吓唬过了,轮也轮到拿孩子吓唬你了。我不是说不许你反映现实问题,但是我们身边已经有很多家长在自觉自愿不收取一文费用地吓唬我们了,没孩子都能站在当街被人讲半个小时小升初形势是多么严峻。我承认也许社会上的大多数人都遵循的是同一种生活方式,但毕竟还有人走了其他的路,虽然少,可能还没能被踩成一条高速公路。但省道也是道啊,咱也不能假装它不存在啊?你再看看你们的电视剧,有说她们好的么?有提到一个不着急找对象,自己事业和生活都过得很精彩很开心的人么?有不要孩子仍然过着体面稳定生活的神仙眷侣么?有不给孩子弄得鸡飞狗跳也能正常生活的人家吗?换句话说,有一个正常人吗。

我已经看到很多对《小别离》的赞誉之文了。其实我也觉得这部戏有一定的可看性(如果你不坚持看完的话),有些细节确实做到了比较贴近生活,职场戏虽然还是一贯的不能看(或者你当笑话看也行),但在生活场景上,至少孩子们开始说人话了。小女孩在网上看同人、写文赚打赏这一情节尤其让我欣慰,我虽然不认识掏粪男孩的粉儿,但是在微博欧美圈就能看到现在写文的妹子们平均年龄有多年轻了。孩子们聊天儿的对话,能让追剧的老人家们不到春节就提前学习到一些网络用语。

这个剧还有一个看点,就是各品牌的强力植入。精锐教育、神州租车、江小白白酒、味极鲜酱油,还有黄磊参加的一个综艺节目(据我侄女说),广告之粗暴直白已经到了萌的地步。片中一个能把亲爹气住院的熊孩子,为了保证神州租车的再一次出现,连出国留学都不让家长送;而一家人在团圆饭桌上哭闹撕逼之后,还能一条心地齐齐打包味极鲜酱油。看到剧组这样良心,连身为被传播对象的我们都感动落泪了。

但是《小别离》对于整个情节的设定,仍然是狗血的。大人们的对手戏蜜汁尴尬。他们能做出各种匪夷所思的事情,但仍被编剧圆成是对的。尤其是海清扮演的女一号,盯着女主角的光环,恃爱行凶,却一再被原谅。她被塑造成一个时髦(这事儿咱们不聊,伤感情)、聪明、能干的女强人妈妈,唯一的缺点是略有点焦虑,然而那也完全是出于对孩子深深的爱。

那我们再看看是这么回事么?在对孩子的问题上,她遵循的是中国传统观念中“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理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她除了出钱出力,还可以教育孩子自私、说谎、讨好别人。在职场上,她是我们常见的那种强势bitch,看不出有多强的能力(她所在的区域业绩一直掉掉掉),善于经营和老板的关系,谄媚讨好无一不精,对下属吆五喝六,从买咖啡到复印私人物品一条龙服务。然而,别人走同样的上层路线,她不答应。她变成受害者。犯了错误说:怎么啦,是我打印私人文件把墨都用完了怎么着吧。受了不公平待遇说:你凭什么降我工资,你这么做有意思么?唉哟,她究竟是有多大能耐。我们这些每天一见了老板就匍匐在地化为一滩春水的人,还仍旧讨不到好呢,人家不排挤你,可排挤谁呢? 

我觉得从她在办公室的表现看,简直已经可以算是个坏人了。但更可怕的,还是她作为一个妻子和女人的表现。克扣零用钱、大嚷大叫、无事生非、来不来就让老公下跪这一套就不说了。不知道为什么,我国的文艺作品特别喜欢鼓吹这种令人作呕的夫妻相处方式,仿佛只有老婆能骑在老公脖子上自由自在地拉屎,婚姻生活才算幸福了,妇女地位才算是提高了。比这更可怕的是,在感情戏份里,她几乎被塑造成了一个典型的精神病患者。有两次出现了这样的情节,她用一些不可理喻的想法再跟黄磊吵架,连一贯跪在地上的黄磊都觉得她太匪夷所思了,一分钟不到,她立刻就神情投入地跟第三者说,这些事都是黄磊干的,她表示不理解。我看电视的时候可害怕了,心说完,这人患病了啊,特别严重的心理疾病,下一个情节肯定要去联系心理医生了,然而,并、没、有。 

我们当然不要求主角都得像美国队长一样伟光正,但是海清的这个形象,简直就是一个坏人啊。正常男人不仅不可能与她继续生活,而且应当负责任地把她扭送精神病院。当然你要搁美国,坏人当道也可以,经典的黑帮片塑造了多少亦正亦邪的犯罪分子啊。可问题我们不是在中国么,听说广电总局有规定,在我国上映的电影电视剧,不允许让坏人当第一主角,且不能在电视剧中表现出坏人有好下场。就因为这个规定,《无间道》改了结局,《八两金》加了字幕,还有无数的港片、美国片因为意识不良无法上映。

那么面对《小别离》这类价值观及其扭曲,人物设定这么邪恶的电视剧,广电总局都死到哪里去了呢?有种的你给小别离打一字幕“5年后朵朵妈因与同事争吵,被公司开除,后与朵朵爸离婚,精神恍惚,潦倒一生”,要不就请你放过无辜的香港警匪片好吗。

天后的品牌建设

王菲今天开记招,确定2016王菲演唱会确定于今年12月举行,对于之前传言的票价最贵九万八,经纪人陈家瑛辟谣道,票价最贵只有7800,为照顾歌迷,票价最便宜仅为1800元,相信大多数歌迷都负担得起。

不贵不贵真不贵,这也就是一个郭德纲专场的价钱吧。对菲迷来说,天后的地位堪比活佛,出来一次就相当于开光摸顶,多少钱根本不重要。相信7800的票肯定不够卖的,真心劝主办方还是弄几张九万八的挂票,挂在舞台的上方的电风扇叶子上,以飨歌迷

冒着被粉丝殴打致残的风险说,其实王菲的演唱会性价比真的不算高。人家爱咳嗽(EXO)的小伙子们,在台上摸爬滚打都是体力活,郑秀文蔡依林为演唱会练体力排新舞一备战就是一个月。麦当娜算是神级人物了吧?人家五十几岁了搞巡演,每场都是高难动作,连搞怪天王陈奕迅上台都差点招架不住。郭德纲讲话,先不说东西好不好,架不住给的多啊!

来到咱们菲姐的演唱会呢,这些福利就都欠奉了。不要说舞蹈,连最基本的满台跑调动气氛都没有,只有她的“天籁”,整场演唱会就站在那里,顶多甩甩水袖。早年间还有奇诡前卫的服装设计,什么透视装、酋长服、头上顶个高跟鞋,近年来随着她笃信佛教,造型也是越来越高冷端庄,一身白袍站在台上唱心经,简直就是观世音菩萨本人,不,本神,就差手持杨枝甘露普度众生了。

先不讨论王菲的现场唱功是否过硬,光看曲目,就横跨30年不变。近年来除了心经和因为爱情,就没有过新曲吧?一般歌星开演唱会,总是携新专辑而来,顺便打歌。天后开演唱会,不年不节不发新片,连个由头都没有,难免有一种“天后缺钱了问我们要零用”的感觉。其他凭老歌走江湖的歌星,只能去“同一首歌”赚点人气,也只有菲姐,什么时候问我们拿零用,我们都肯乖乖地掏出来。

你以为是粉丝犯贱吗?不,就像每一代的苹果手机上市,无论叫价多少都有人趋之若鹜一样,王菲凭的是品牌效应。否则你以为她半退休这么多年,老贵的经纪人陈家瑛还一直跟着做什么。王菲的形象,是圈中少数塑造的非常完美的。这个完美,并不是指外表和人格的毫无缺陷。而是在“高冷仙女”这个定位上,非常的前后一致,始终如一:从刚红的时候起,就在公众面前闭上了尊嘴,台上台下都不多说话、不解释,哪怕因此得罪一个半个记者也“执迷不悔”,早年间网上就流传着王菲“噎死人的十句话”;奠定了天后基础之后,更是要爱惜羽毛,宁肯出现在新光天地和杨家火锅,也不能下凡在那种闹哄哄的综艺节目中和大家打成一片。一旦大家接受了这种定位,那么即便知道她去KTV、爱打麻将,也并不会代入小市民的庸俗感,反而有一种“天后在人间”的反差萌,微博上调戏起粉丝来就更得心应手了。

从穿衣打扮到人生态度,王菲有效经营个人品牌30年,就凭这样的敬业,隔几年赚你点演唱会钱还多吗?毕竟也给你预留了攒钱的时间。现在,母品牌下还有爆笑李嫣和国民老公窦靖童两个副牌,王菲集团妥妥再吃定粉丝30年。

你才看毛片你们全家都看毛片

最近韩剧大热,一部《来自星星的你》引得全国上下尽折腰。这回不光少女及青年妇女(韩剧的核心观众群),连平时只陪着孩子看“喜洋洋灰太狼”的大婶、上网只刷微博打游戏的宅男都拉下了水。一时间明星、大V、公知也纷纷在微博上说起了不三不四的梦话……专栏作家和写手更加不能放过这个机会,分析文章写了一箩筐,光把它当成一个流行现象还不够,一定要从中深挖韩国偶吧让中国女性沉沦的心理成因和社会意义。

这种过量分析,一方面是抓住热点话题与时俱进,另一方面也是对自我的反省。对于那些从来不看韩剧或者很久不看韩剧的人来说(这里也许就包括身为文化人的专栏写手),平时讨论诺兰科恩伍迪艾伦星球大战才是高大上,韩剧简直上不得台面。据说看电视剧也是有“英美日韩港台”这种鄙视链存在的。高冷了多年,为一部“星你”沦陷了,总得给自己找一个借口。

而对于广大的青年宅男和无趣大叔来说,韩剧热已经到了一个威胁中华民族男性尊严的高度了。凭什么你们这些女的,对身边活生生的男性视而不见,还动辄到网上去笑话我们老土、极品、屌丝,却对那些弱不禁风半男不女刘海一尺多厚有整容嫌疑的“棒子”男演员一往情深!这不可能是因为对我们失望了……一定是因为长期找不到对象、缺乏感情生活,只好沉浸于韩剧里狗血的剧情,这跟我们抱着一盒纸巾看日本爱情动作片的诉求是一样一样滴!

为自己开脱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您想多了好不好。个性化觉醒的今天,在娱乐这件事上,人类的行为和思路越来越没有逻辑性可言。你很难从对一部电视剧的喜好中描画出整个群体的特征。大家处于各种各样的心理需求去看戏,唯一共同的标准也许就是“对我有利”。有人纯为了杀时间,有人为了男主角薄薄衬衫下的六块腹肌,有人沉醉在主人公的情深似海,有人就专门就看女主角的胭脂华服……各取所需,一切为我服务,总之达到目的就好。除了性之外,人类还有很多生理心理需求,在满足这些需求的瞬间,也是高潮迭起。喔, 那在这个意义上说,韩剧也可以算毛片吧!

要问这是什么毛

这是咱们家门口的一个洗头房。
ass-hair
从发现它开始,我每次经过这里,都忍不住抬头认真地拼一遍,确认自己没有看错。

在确认了半年之后,我终于忍不住给拍了下来,在我身后面,还有倆老外也跟着拍,其中一个还鼓励另外一个上前与英文店招亲切合影。

我还有一个愿望,就是亲自问问洗头房老板:您的本意就是……内什么毛么?

说点儿高雅的吧

虽然题目高雅,但是我必须首先先告诉大家:内容其实相当粗俗。事关我听人讲述的婚礼见闻。

我听说江湖上有一句话,说上了天涯,就再不用看黄书了。我瞠目结舌地听朋友讲完婚礼的游戏环节,我觉得如果天天参加这种婚礼,恐怕就用不着看三级片儿了。

婚礼其实我总共也就出席过仨,其中还有一个是我亲自帮人操办的。我那个朋友是中国人,但非要抡西式的全活儿,所以流程中全是一些宣誓啊,致辞啊,跳舞啊,切蛋糕倒香槟之流。我所听说过的婚礼游戏,也不过就是新郎新娘共咬苹果,新娘从新郎身上摸鸡蛋这些,我猜一定已经out了。但是现在的婚礼可以猥琐成什么样呢?不听人说不知道,剧情直逼90年代港产咸湿片啊。

下面就让我来津津有味地叙述一下(也许这些游戏早已经家喻户晓了,但我这个不开眼的可是可是详细问了两遍才记住的)。

游戏第一环节:男宾客6名,分两队搬板凳对面坐好,膝盖对膝盖,这样就搭起来一个人床,新郎叼着一块糖仰面躺在这人床上,新娘压在他身上,手脚不动,用嘴把那块糖咬过来。过程中6位男宾客还要狂抖膝盖,制造震动水床效果,号称一二三四档;我滴妈呀,活春宫啊。

游戏第二环节:新郎腰上围一个带穗的窗帘束带儿,连穗带疙瘩的一条垂到胯间,从后面抱住新娘。而新娘呢?拿一个果盘盖住屁股,由新郎在后面撞击,直到打出声响——我实在想不起游戏原名叫什么,因为“隔山取火”这姿势实在是太有名了。

游戏第三环节:反而应该是最简单最纯洁的一个了。一个装满水的大可乐瓶子中,漂浮着两根吸管,各在水面露出一小头,夫妻二人同时用舌尖分别将两根吸管舔出来。这其实是要苹果的升级版吧,目的不过是让新婚夫妇当众接吻,不过中式的变成了法式……

简直是太高雅了,太高雅了。难得的是围观的还是每天朝夕相对的同事。当众上演了这种戏码,居然第二天还能在楼道里一本正经say hello,你话犀利不犀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