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技派

越是忙,就越是非常手痒地想写小说。可能是由于停止写稿,长久以来第一次回忆起了写字的乐趣。然而更可能是因为寂寞。每个写东西的人,尤其是那些赶完了稿子还贱嗖嗖地写写写的人,一定都是非常寂寞的人。首先,怎么就你有那么多闲功夫长篇大论啊?而且,一个人要有多少事儿堵在胸口没人说,才会想到付诸纸上。OK,如果你已经跟亲朋好友无数次地输出了价值观,仍然觉得有必要誊录一遍,那更说明你絮叨了。

忘了是谁说过,顶没用的作者,才写自己的故事(其实还有更可悲的作者,她们意淫希望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我也不算有用,但对于我这种鸡贼的诸葛藏藏同学,怎么能容忍别人窥探自己呢?至于意淫……呃,我从来也不是个敢想敢干的同学嘛。

我的问题是,应该写什么调子的故事呢,励志还是颓废?曾有编辑跟我谈过小说选题的事儿。什么是抓人眼球的热点问题,什么是群众喜闻乐见的题材。用不着详细的市场调查也能猜出个大概。作为一个市场营销从业人员,功利之心是流淌在我的血液里的,我也许会做没有性价比的傻事儿,但我基本上做不出逆消费者需求而行的事儿。可是消费者需要什么呢?不管你信不信,无论多么成熟或古怪的人,都拼命地在文艺作品中寻找希望。然而无论你给自己打多少鸡血,你大概也应该知道,人生肯定是失望多于希望的。于是,我可不可以写一个特冷酷特绝望,把人生中所有的失望、难堪都剥开皮儿给你看的故事呢?

不能。因为那样不仅会令你不安,也会让我难过。我们已经是被教化的动物了,每个人的喜怒哀乐或多或少都有表演的成分。也许当我晚上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脸上的疲倦和麻木才是最丰富的表情。

事关造人

这个世界上其实没有任何一种价值观是绝对正确的,也没有一种生活方式是最妥当的。但是大多数人还是忍不住地要将自己的经验推广给别人。其中大家最喜欢做的事之一,就是劝别人生小孩。

已婚男女升任父母之后,仿佛直接进化为另外一种生物,不再喜欢与人谈论天气股票车子房子,见到另一对夫妇,必问的一个问题是:“有小孩儿了吗?”这是一个十分可怕的没有尽头的问题。如果你答“有”,那么整场会面就有可能变成一个育儿研讨交流会;如果你答:“没有。”他们多半就会力劝你生一个。难道没有人觉得生孩子与否是一个很私人的问题么?首先,胚胎是性生活的产物,劝人要孩子或问人为何不要孩子,等于间接地关注对方的性生活,多么失礼;其次,你不能假设别人愚蠢到不懂得安排自己的生活。制造和抚育下一代,是人生的一个重大事件,生不生、何时生,当事人早有规划,用得着你来指一条明路么?这甚至可能是一个十分危险的问题:如果人家已届育龄而没有孩子,不排除是生理上出了问题。这种事谁会跟外人坦白呢?当然委婉地告诉你:不想要孩子。

很多时候将自己的人生观强加给别人,无非是想再次证明自己的选择英明正确,可是如果幸福需要一再确认,这幸福还是有点心虚。不过我猜热衷于劝人制造小生命的人,不一定属于这种情况,他们是真尝到了为人父母的甜头,所以完全出自公益,怕别人因为无知而走宝。这种心情很像虔诚的教徒,死活也要拉家人入会,因为他们笃信皈依上帝之后才能升天堂,试想一家人死后如果漏了一个两个在地狱里,该是多么凄凉啊。

自古以来还有一种奇怪的理论,认为生个孩子有利于促进夫妻感情和家庭的稳定。前一点我认为还是有道理的,所以很多夫妇都选在跟对方渐渐无话可说的时候生孩子。但是指望用孩子拴住一个不负责任的男人,跟认为长得丑的男人就不花心一样,是毫无逻辑的一厢情愿。

婚姻幸福与否与其实和孩子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有些人硬是认为没孩子的夫妇就不够恩爱。怎么就不能是因为人家太过恩爱,而不想让孩子改变现状呢?我认识一对夫妇,身体健康事业有成生活优越,每人年薪百万上下,他们一早对外宣称不要孩子。大家一致认为是男方花心,早晚会有一天甩了老婆,因此才不想有孩子来当绊脚石。这个想法真好笑,在这个收入区间内,离婚最大的绊脚石不是孩子而是赡养费啊。也许该夫妇的生活表面上太完美了,大家情不自禁地要替他们想象出一个阴暗面,才能获得心理平衡。正如我们从小就听说:越有钱的人烦恼越多,其实是不正确的,那不过是穷人的一种自我安慰:有钱人的烦恼的确跟我们略有不同,但并不比我们更多。

公德

在所有不讲公德的行为中,我最恨的是随地吐痰和在公众场合用手机扬声器听音乐。

随地吐痰之呕心就不用说了,其实我很想不通那些人哪来的那么多痰,你看《泰坦尼克》中,杰克费多大劲才教露丝吐出一口。他们真要啐在地上也就罢了,人家根本不挑空地儿,一甩头就是一口,不管前后左右有没有人。有人从公交车高高在上地往下啐,如果哪辆轿车不好彩开着车窗,也许就能中标。我听小贪说过,他们办公室有位男同事,经常大声一嗽,一口痰准确无误地命中字纸篓。

成年人,每天遇到的不顺心事岂止十件八件,看不顺眼也得看,难道还能一见不平就出手么。当面撞到随地吐痰,也不过就是略为嫌恶地扭过头去,恶心一下就过去了。可是看到打开手机扬声器听音乐的,我总是控制不住地摘下墨镜对其怒目而视——当然自我膨胀到如此地步的人是看不到的——要左手仅仅攥住右手腕,才能抑制自己不扑过去将其活活扼死,或者把手机抢过来摔在树上。“法律要不管我早打死你了”。

其实表面上比这恶劣的行为千千万,我单单忍不了这一件。这不仅仅是公德问题,我讨厌的是那种自以为是。你没耳机么?你家里没音响么?你就一刻都等不了非得在几十人围观下听这首歌么?不对的,他这歌其实就是播放给我们听的,强逼我们分享他的快乐,他所以更快乐;且他得意洋洋,觉得自己的品味好得不得了。

倒霉的是,往往这类人的品味还都可怕的很,听的无非也都是“两只蝴蝶”,“羊爱上狼”,或者“香水无毒”之流。你冷笑?你厌恶?人家根本不当一回事。

我都不知道对这种自我感觉超好且不吝于表达的人,我究竟是鄙视还是嫉妒。

那些都是虚名……就好像浮云一样

我友所在的公司,国家电力公司直属企业,在这个风雨飘摇的世道,纯属业务稳定、待遇丰厚的铁饭碗一只。日前欲从应届毕业生里招聘几个北京籍的设备安装技术员,竟然招了几个月都招不到。

据说现在工作很不好找,何况应届毕业生,一直就是老大难。“毕业即是失业”这句话也流行了十几年了,身边亲戚朋友同事客户的孩子,净是报国无门的,有的闲在家里一年多还没有着落。难道都预备在家“啃老”?

我一直很难相信血气方刚的孩子们就是懒得生虫,有钱不去赚,甘愿宅在家里混吃等死。伸手问人拿钱的滋味多难受,被父母辖制了那么多年,好容易独立自主的机会,怎么会不愿意飞出去呢?他们不是不想工作,是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而他们心目中的理想工作,大概都跟手机广告里的成功人士一个款:西装革履宝马香车,办公在高档写字楼,出差住五星级酒店,满嘴蹦英文字儿,张口闭口谈策略。什么?叫我穿工作服去电厂安装设备?太吃苦了。有的大学生寒窗四年宁肯去商场站柜台贩卖高级化妆品,仿佛和那些昂贵精致的产品站在一起自己也与有荣焉,笑到僵硬站到脚软也在所不惜。可惜现在不是封建社会了,否则去贾府应聘个丫鬟干干,更能满足虚荣心。

其实也难怪这些没见过世面的孩子,对于什么是“好的工作”,很多在职场混了多年的人仍旧想不清楚。在选择工作的时候,往往被办公楼装修、出差目的地、住宿标准这些细枝末节转移了注意力。大多数人喜欢CBD地区豪华高档写字楼,从这等写字楼走出来好像更具白领风范,但没发现此处停车困难中午吃饭拥挤昂贵;偶尔要下乡镇出差的工作大家躲避不及,可没料到该工作同时亦有很多出国培训的美差;有人抱怨办公室格局挤逼,同事穿着老土,自己上班挽一只LV包恐怕都没人晓得欣赏;有人嫌公司不讲西洋礼节,出差竟然安排两个人同住一屋……世上并没有十全十美的工作,如果一个职位能提供丰厚薪酬福利和良好的发展前景,以上缺点就算犯全也不要紧。

很多年以前,当我还是一个职场新丁,憧憬满怀地去某声明显赫的五百强企业面试,我的未来老板对我说:“我希望你是喜欢这份工作而选择这里,而不是出于对我们这个品牌的喜爱。
”什么?难道不应该对自己所做的产品充满激情么?工作半年后我就明白了他的意思,日常工作琐碎如婚姻,仅靠真爱是撑不下去的,还得有相同的价值观及责任心。

换句话说,做钻石的不一定比做方便面的矜贵。你不必因为喜欢吃XX牌冰淇淋而去他们公司打工,冰淇淋并不算贵,赚到钱自己买着吃也是一样的。

PR是个有前途的职业

我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继审美观点和大众出现偏差之后,我的价值观好像也出了问题。

张柏芝公主复仇记第一部演出之后,民众对她的好感度立即提升80%,我却刚好相反。原来对她没什么恶感,人家在家里拍照片不关我事、人家愿意和谁BJ亦不关我事。人家即使皮肤差、胸部假、舌苔厚……也比大多数人好看。

哪国法律也不能判她有错,为什么要判自己“坐监”?像个失足青年一样在时代广场的大屏幕上对着几千市民上演“铁窗泪”。我顶不能接受的是,庭上提及这个案子,都称“不雅照”,她自己竟然说“淫照”。

出来混,愿赌服输。陈冠希错在未能妥善保管他人隐私,不管这隐私是一个银行号码,还是私房照片。但是一个成年人,为什么要将隐私轻易托付别人呢?陈冠希当然不可靠,谁又可靠呢?凡事还是自己担待比较好。

有人说:你这样说,是因为你不是陈生电脑里一个文件夹。我当然不是,这个世界,连在网上贴一张生活照都能被人PS成几十个版本,哪来那么大胆子成为人家电脑里一个文件夹。

咱们老百姓真是不容易,多情到人家炕头子那点子事儿也想管,善感到一个公关策划也抗不住。

由此可见,公关确实比广告好使多了。打多少广告才能转化一个消费者啊,一场公关策划就妥了。那什么,奥美什么的,赶紧散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