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风真的会死的

即使知道情节和《无间道》如出一辙,没有丝毫悬念,还是去看了美国版的《The Departed》,因为喜欢两个演员: Matt DamonJack Nicholson。导演是著名的马丁史高西丝 ,拍过《恐怖角》、《纯真年代》、《金钱本色》。。。大致应当不会错吧?虽然他老人家和迪卡的组合让我有点惴惴的——老马一门心思培养迪卡做自己的爱将,部部片子提携他,但是接连合作的《纽约黑帮》《飞行家》都是灾难,前者把人闷出鸟来,后者干脆就让我换了碟。老实说,除了结尾有点突兀以外,该电影拍得非常好。编剧对原剧本没有大的改动,基本上属于苏文貌老先生说的“小说改小说,快板改快板“。不过荷里活片商真奸诈,伊们只肯买一集版权,但却拍了三集浓缩版《无间道》,难怪刘德华说应该向他们追回其余两集版权费。

长达180分钟的电影,一直没有冷场。叙事手法干净、洗练得有点冷酷,虽然是警匪片,但通篇没有花哨的动作与镜头,大师最不屑拍这个,只着重刻画人物性格。明知道下一步是什么剧情,还是愿意看下去,皆因演技实在是太好。Matt Damon这个哈佛肄业的聪明小子,好像还没让我看到他失手一次。老戏骨Jack Nicholson更无话可说,就连迪卡,今次也没有让人失望。光硬件分数已超过港版无间多多——香港演员,除了吴镇宇之外,是没有演技这回事的。他们做到最高境界,是“性格“,做回一个刻意定位过的自己。怪谁呢?在香港做演员是体力活。从20岁起,一天要轧7部戏,几天几夜没得睡,连自己在哪一个摄影棚都快搞不清楚,怎么浸淫角色?记得对白已算超人了。影帝影后一样要奔波着登台、剪彩,唱歌跳舞扮低B,才能赚取比较豪华的生活。相比荷里活的一线明星,每年才接两部戏,已经几千万美金入袋,余下时间只去海滩休假制造绯闻。

可是可是为什么,我们仍觉得《无间道》更好看呢?

是先入为主吗?也不是的。当年于一片市场低迷中,两位年轻导演找出新的创意,集合超强班底,拍出这样新颖的电影,当然博回无数印象分。不过他们这部剧,也拍得太美仑美奂。四个小生,一个靓仔过一个,黑社会人人皮衣黑超。华仔饰演的刘锦明警官,任何时候都穿挺拔的黑西装与一尘不染的白衬衫,再危急也风度翩翩,至死不会象Matt Damon那样惶恐出一脸冷汗。镜头切换得象mtv,刘锦明与陈永仁在天台对峙的姿势那样有型,几乎快有几只白鸽从两边飞起。。。香港的黑帮片有不可救药的浪漫情怀,明知道真相不是这样的,仍然让人深深沉醉下去。我很庸俗,向来不太接受象教父那样的写实风格。香港的某位大导演 ,都比他们更象一个黑社会。吴宇森带坏了我们,他让我们觉得黑帮是一件非常拉风的事情,连被乱枪射死都那样凄美。带坏我们的还有王晶的赌片,大豪客一掷千金,动辄把瑞士银行的本票掏了出来,看得我们热血沸腾。至今我看到摩托艇在水面乘风破浪,都觉得他们是要开到公海去赌钱。看惯了周润发,小一点的阵仗简直入不了眼。有次看《Rounders》,也是写赌博的故事,本来是两个我非常喜欢的演技派: Matt DamonEdward Norton, 看他们为了千儿八百的处心积虑,忽然不耐烦起来,这也值当一赌么?小眉小眼,真正没意思。真假不重要,至要紧姿势要漂亮。

两种姿势

今年,小贪遇到一个化妆品牌子期下的两名专业化妆师,现场指导,却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方向。两名化妆师均为男性。都从她的面貌特点出发,给予建议。化妆师甲说:化妆并不是为了突出五官,而是为了让一张脸更耐看顺眼。你以为浓眉大眼就无须再锦上添花?错了。应用淡雅的颜色稍微弱化它。伊用的颜色净是轻俏爽利的淡黄、淡绿、淡粉、橘。。。化完妆,五官的棱角似被轻轻抹掉一层,又用淡一号的颜色填补上,脸上出奇地干净,温柔地放出光来。

我们很佩服。

化妆师乙,却教育小贪说:错了。怎么净拣不适合你的颜色?化妆切记要突出你的特点。你这样的浓眉长睫,最配神秘的紫色烟熏。一个人的面貌的个性,不能被抹杀。只要有重点,落重手也不象浓妆。他完成的妆容,似一个高贵的西班牙女郎。

好像每个人也有他自己的一套。我们都不去夜店或party,喜欢低调示人,所以还觉得化妆师甲那一套更适用。但是你想,这其实都是做人的姿态吧:有人崇尚张扬个性,不愿面目模糊地做人;有人希望似一粒鹅卵石般圆滑,宁肯磨掉棱角。谁更高明些?不知道呢。

小的时候,都恨庸庸碌碌,每人剪个童花头,一样的圆圆脸,排成一队队,简直似一堆肉酱,谁分得出甲乙丙丁,所以都希望能与众不同,连一式一样的校服裙子,也想比别人收腰一点、剪短一点。众人都喜爱的,千万要嗤之以鼻。口头禅是:那个真俗——

后来到社会上才发觉枪打出头鸟,与众不同是不行的。人家说你“有个性“,多半是个贬义词。个性平和圆熟,更令人舒服。另外,和别人一个型号,也有很多方便,连采购零件都便宜点。被别人侧目有什么好?又不是戏子,博什么曝光率。躲在暗处,想做什么做什么。

要到很有很有钱,很有很有地位,或者很老的时候,又开始不在乎别人说什么了。我是怎样便是怎样的,你们议论我,我既不担心,也不窃喜。我忽然患了耳背,听不到了。或者也真的无暇去听。以上那种姿态更矜贵?视情势而定吧。

好看的电影与漂亮的姿势

poster
我们同事跟我说:“《金刚》真不错啊,我买了一枪版,效果不太好,还感动得受不了!”

什么?看不清楚,还感动了?对不起,恕我无法共鸣。《金刚》天生是个悲剧性的故事,谁看了都会有感触,并不是因为伊那样一个善良的庞然大物,对人类有多深挚朴素的情感。而是活生生地看到:不被别理解,可能有多么痛苦。咱们人类比较弱小,碰得壁多了,处理方式就变的十分婉转。金刚不信这个邪,不是因为它愚蠢,而是因为伊太强大了,所以伤得也最重。

我看了也有点难过,但并不知道他们那些滂沱的眼泪是从哪里来的。据说许多女同志看完以后都愤愤地说自己的男友不如一只大猩猩。我觉得这个想法是很危险的——男朋友的功能是保家护院吗?和平时期要那样孔武有力的男伴做什么,会得修水管和灯泡就可以了。伴侣至要紧是能听得懂你说话,这件事连人都不一定能做到,还能寄望于一只猩猩么?

我看那场《金刚》,落幕的时候有掌声响起来,看骚的时候才有这个举动吧。电影是成品,导演是幕后英雄,并不现身,然而因为电影实在好看,观众忍不住地要向他致敬。我也认为PETER JACKSON是伟大的导演。他至大成就是肯花心血并有能力拍一部非常非常好看的电影,自己过足了瘾,又满足观众。只有对电影非常非常热爱的人,才散发这样的工作美。至于电影要有多深远的意义,如何拔高层次……大约不是他刻意考虑的问题。净想着教育人的导演,多半是自己脑筋就搅不通,要么就是装B。电影是艺术,不需要讲道理。要学做人,自有社会大课堂,且血淋淋声情并茂,随便站出来一个小打工仔,就能当你老师。为讲道理而拍戏的导演,比为拿奖而拍戏的导演还更令人讨厌。

后来看《霍元甲》,也有同感。难得一个中国武术片,讲的还是打西洋擂台的故事,居然并没大力宣泄民族情绪。纯粹以武会友,中国人赢得漂亮,外国人也输得体面。整件事也许确实是个阴谋,但不管幕后黑手怎样拨动,此时此刻台上的两个人,千钧一发之际,除了出拳飞腿,心中眼中恐怕也很难有其他吧?中国人爱看《精武门》的故事,经久不衰,全为扬眉吐气。皆因以前被欺负得狠了,一股郁郁之气,几百年不散。一直到现在,举凡中国运动选手赢得个把比赛,都是“为国争光”,戴上大红花演讲,不知怎样褒奖才好,说到底仍是为着出一口恶气,全无体育精神可言。什么叫小家子气?这才是小家子气。有安全感的人,不须这样时时提醒自己。

我的偶像其实是BRUCE LEE——在《功夫片岁月》中看到他的访问,人格魅力简直无人可挡,当他微微侧着头,闲闲说出:“Be water, my friend.”我彻底折服,你知道吗?这才叫“吊”。(某些连话都说不利落地X董,若还没羞死就干脆一头撞死算了。)——然而说到武术动作,谁也不够JET LI漂亮。当年看整套《黄飞鸿》,就为看他一个潇洒的起手势,换了谁都不是味儿。同样的,李连杰任何一部荷里活电影都没有中国片好看。《霍元甲》是真正的武术片,拍给真正的武术迷看,从头打到尾,好看煞。不像其他所谓的“功夫片”,100分钟的电影,统共3场打戏,等到脖子都酸了,等来的也许还只是杂耍。百客识百货,一个纯粹的电影并不能让所有人喜欢。 你想看缱绻的男女之情?甚至霍元甲的家族小史?对不起,这些零碎一一都欠奉。整个片子的精魂是武术,甚至人物的性格变化都是通过武术表达的。少年轻狂的霍元甲,好勇斗狠,志在扬名立腕,做人、过招皆不给人留余地,出手凌厉,招招取人要害。挫折以后,武功慢下来,行云流水,宗师气派,点到为止,然而前后正是同一套武功,万变不离其宗。袁八爷的动作设计已臻完美,也得有人做的出来呀?真亏了李连杰,连一口黑血都喷得那么帅。结尾一套拳,看似简单,意态闲适,哪一个动作都非几十年苦练做不到位,真想录下来看十七八遍。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立场,有人喜欢额角勒着红布条做人,逢人洒狗血,小船不可重载;有人则没那么多包袱,得失事小,至要紧姿势漂亮。电影和做人,其实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