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豆瓣失散多年的兄弟吗?!

最近博客更新的比较勤,所以我又按惯例去查了一下剽窃。据不完全统计(google了三五项而已),就发现了雨后春笋似地剽窃网站和媒体。这里我已经剔除了故意或非故意忘记署名的私人博客转载,没办法,在这个网民天天高呼“民主与法制”的国家,大多数人仍然只知道愣从别人兜里拿钱是犯法的。

近期剽窃榜:

  • 银川新闻网
  • 国际电子商务网
  • 围场新闻网

近期最受剽窃者欢迎文章:

  • 闺蜜的致命伤
  • 不如不见

为什么我总能找出剽窃者?作为一个市场营销多年从业人员,我有着敏锐的市场触觉,基本上我能猜到什么内容会令人感兴趣,哪篇文章转载率会高,甚至其中哪一句话最热门。如上面所说,我只是偶尔挑几个google一下,验证我的猜测而已。而这次最惊诧的是发现了这个网站:

http://www.aisky.net.cn/archives/10

我看了很久也没有明白,这网站究竟跟豆瓣9点有没有关系。如果不是豆瓣的团队在玩双重人格或者角色扮演,那这个网站究竟是豆瓣的疯狂迷恋者呢,还是豆瓣失散多年的兄弟?

后记:

“偶来道歉”同学在留言中解释了,他是上述域名的主人,但是之前站点不由他管理使用,现在他接管并清除了原有数据。

感谢您的严谨。我因为当初发现这个网站太惊诧了,惊诧到不敢相信它和豆瓣没有直系亲属关系,所以在博客上跟大家分享一下,还没有将它放到我的“剽窃”链接上去。

现在在博客上跟大家说明一下。

后记2:

“背后有人”的RSS自动搜索中,今天出现一条新的。该篇文章没有对我进行剽窃,而是很给面儿地针对我挑衅了一通,大意就是说,

一:我不该计较别人的剽窃——这个不新鲜,不少没有法律观念的人都持这个观点。

二:这倒真是有点新意,她说率先公开发表其实根本不能证明那是我的原创(她的意思是我可能像三流国产电视剧里的商业间谍,拿着一U盘上人家偷手稿去了)。还讽刺说你有种一写出来就马上让媒体发表啊!这位同学是不是很少发表作品啊,觉得发表文章很难的样子。

最后人家还隔空叫骂咧:你可以来google我呀,来呀——我终于明白了,大概不是想吸引我去看,是想我也指名道姓把她挂在我博客上示众。我可懒得上她博客,在此地回复如下:

1. 我虽然是google重型使用者,但我也不是谁都给面子google的;

2. 想利用我红起来,也不失为一种营销手段,但可惜连我也还不算红;

3. 想让我链接你,送你一句于谦的话:想瞎了你内双好眼吧。

悬疑剧

我在闹市区的购物中心门口碰上一个姑娘,她跌跌撞撞呼哧带喘向我冲过来,慌张的神色好像正被史密斯探员或者哥滋拉追杀,而她问的问题是:“请问您知道哪里有卖鞋的么?”

我本能地细分市场:您要买什么类的鞋子?她更绝望了:鞋子……鞋子!我本能地低头看,她脚穿一双拖鞋(对,不是哈瓦那甚至不是劣质山寨人字拖,就是早先澡堂子供应的那种泡沫塑料的交叉带拖鞋),我更迷茫了:“这里是商业区,通街都是店铺啊。购物中心里面也很多卖鞋的。”她惊喜地说:“都有?”然后一指背后的大对勾logo,“那是李宁吧?”

我说那是耐克,一边本能地想起《贻笑大方》里傅彪扮演的伟哥说:差不多,都是一勾儿。姑娘谢了我一声狂奔走了,我甚至没看清楚她往哪个方向奔去。

然后我就本能地对这件事着迷了,像思索《金瓶梅》里“此处删去三字”那样心痒地琢磨她为什么这么不顾一切地要买双鞋,而且貌似什么鞋都成。可能……她刚被人打劫了脚上的鞋?她穿的又不是
Manolo Blahnik,而且歹徒也不见得会体贴地给她一双拖鞋换上;她脚磨破了还是鞋坏了?那双泡沫塑料拖鞋虽然cheap但是外表崭新质地舒适;她临时要去开会或约会所以急需换一双更得体的鞋子?这个可能性最大,但是恕我说,那么她应该换掉的是全身行头。

百思不得其解啊,生活中简直处处是悬疑剧。

返校日

e59bbee78987-41关于我不喜欢学校,已经不是件新闻了。我可以毕业后再也不回母校,也可以路过哈佛都不去参观,住在斯坦福大学隔壁一个星期之久,我在最后一天才进去逛了逛,因为它实在是离购物中心太近了。

我的学生时代其实并没有什么值得遗恨终身的阴影,除了被某个凶恶的路队长欺负过、美术课度日如年、以及中国革命史要补考。横跨小中大学也不过就是这三件惨案。我的功课没有名列前茅,但是也不算差,在什么样的班级里都能稳坐中游。我一生都在致力于怎样安全地混迹于群众之中。学校里有那么多人,我讨厌作为黑压压集体中的一员,然而我也不喜欢成为焦点,大合唱中一个不和谐的尾音,课间操时一个不整齐的手势,还有提问时间老师巡视课堂的眼神……它们的共通点是什么?就是都让你有被揪出来的风险。

人们对待不喜欢的事物,一般都采取假装不认识的态度:我从来不跟全社会一起关心高考作文题目,中考日期改在哪一天这些事。至于我于哪一天参加的高考……真的不记得了。今天见到满城穿戴整齐的中小学生,才想到原来又是返校日了。

BACK TO SCHOOL,大概是北美除了圣诞感恩节之外最喜欢用的促销噱头了。我初初以为STAPLE这种地方才搞BACK TO SCHOOL,电脑也可以算学习工具吧。但是原来全民都跟着凑热闹,衣服鞋袜五金汽车化妆品共襄盛举,开学啦开学啦,初秋透着一股子神清气爽的喜气,《YOU’VE GOT MAIL》里汤姆汉克斯给网上的梅格瑞安写信:“纽约的秋天太可人疼了,我直想去买学习用具,要是知道你的地址,我就给你寄一束削好的新铅笔去。”

每一个小同学都盼望假期,漫长暑假结束之前,又犯贱地想开学,崭新的书本文具,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好同学,好像每年的9月1号都可以重新做人似的。但是每次开学前都是我压力最大的时候,大约总有半本暑假作业没做,几十篇日记没写,我赶功课赶到右手抽筋惶惶不可终日(呃,我赶死线的功夫原来是那时候练就的),根本无暇兴奋。

我只是不喜欢上学,我不至于觉得9月1日是末日。反而返校日永远像一块大石压在我心上。这个日子也许是8月31日,也许是更早两天。我也知道上学是我必须做的事情,我很认命,不会撒泼打滚双脚在地上拖出长长的轨迹,或者在课堂上悲从中来地痛哭。但他们非要事先提醒你:好日子到头了,该收收心了。我不愿意听这种警钟,我乐得一天是一天,开会、发书本这些事,为什么就不能开学第一天做?

小同学们抱着书本唧唧瓜瓜地聊天八卦,分手道别时脸上也都薄有兴奋之色,嗯,今天应该很高兴,不上学的人也可以购置亮晶晶香喷喷的新文具,但谢谢天我不用再BACK TO SCHOOL了。

办公室不相信眼泪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小C刚到新公司时间不长,有一天正好端端地坐在办公室里,忽听前台传来一声惨叫,接电话的小姑娘痛哭起来。其伤心程度令人以为家里发生什么飞来横祸,最起码也是遇人不淑惨遭抛弃。小C与同事不熟,不好细问,一直猜疑到下班,才知道原来不过是前台小姑娘养的小狗生病死了。

谜底揭开后大多数同事都觉得有点小题大做,同情变成好笑,只有养宠物的人才明白这种相依为命的感情。可惜,办公室并不是一个抒发感情的地方——唔,也许除了对事业的激情对公司的热爱以及对老板的一片忠心。我们经常听人说喜剧演员有专业艺德,即便家中刚死了人悲痛欲绝,上得台来马上能换一副谈笑风生的面孔,为的是对得起观众。做白领的没有那么戏剧化的人生,无论婚丧嫁娶失恋生病还是无名肿痛,都可以请假,处理好私事再来上班,用不着在大家面前上演苦情戏。

其实人人都明白公私分明的道理,但是人非草木,很难做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但是为了感情问题而在办公室忽喜忽悲影响工作,是不值得同情的一种姿态。公司花钱请你,必须见到成绩,福利只cover养老住房失业看病,不包生活幸福。同事就更加无辜了,每天八小时对着你一张苦瓜脸已经够倒胃口了,合作起来弄不好还要被你抢白刁难一番,这些额外的工作压力,到哪里去补偿?我们以前有位中年女经理,感情生活不顺利,一直单身,属下们每天要看她脸色行事。先让秘书朝玻璃门里看一眼,伊人表情好看不好看,才敢拿文件进去签字,光是跟她斗智斗力,就浪费了公司多少资源。

因私事影响工作固然是不对,在工作中动用太多私人情绪也很危险。我最憎人在办公室哭。试问出来混,谁不受委屈?堂堂CEO都得承受董事局的巨大压力。大家谈得好好的,你忽然哭起来,分明是陷别人于不义。同事是否该放下工作劝你呢?还是冷血地装看不见。难道因为您哭了,就不需要坚持原则,干脆听从你的意见?

哭是调节情绪的好工具,也是女人和情侣吵架无往不利的制胜武器。但是,在办公场所哭,却对自己有百害而无一利。你不会因为梨花带雨而博得大家的怜爱和同情,唯一能证明的就是你的软弱无能,老板从此不敢委你于重任:万一在大客户面前哭起来可怎么办?公司丢得起单子,可丢不起这个人。刚入职的时候哭一次,能被同事们记一辈子,也许等你茁壮成长为百毒不侵的职场女强人,茶水间里还在传:市场部那个Lily姐,千万别给太大压力她啊,惹急了哭给你看——万世不得翻身。

当然也不是绝对不能哭:年终代表销售冠军团队上台领奖的时候,不妨慷慨激昂,眼睛里闪烁动人泪花,此时此刻,只能说明你是性情中人,被人拍下照片,载入公司内刊,传为美谈。

天啊,80年代

e59bbee78987-4

总有一些时尚潮流是你抵死也不从的吧?原因可能是身材不合穿,只得望洋兴叹;亦可能是横竖看不顺眼。以我来说,前者可以举出的例子太多:波西米亚风,帝国腰线,face on,罗马鞋、连身裤、插肩荡领蝙蝠袖……它们之中,有的无关痛痒,并不是每个潮流都必须从善如流,忍个一季两季总会过去。另一些几乎影响了上至一线品牌下至地摊货的所有衣服,且阴魂不散,好吧我咬着后槽牙承认我在说帝国腰线。

09年经济危机的愁云惨雾中,潮流本来就开始复古,时装的流行是轮回的,而人在低迷时刻特别容易怀念过去的旧时光,失去的也许都是好的。今年最惊悚的设计一定是那些杀气腾腾的耸肩与垫肩,配上一条惨遭蹂躏的雪花牛仔裤,名媛们人人兴奋地置办一身儿,对她们来说这富贵版的摇滚范儿大概新奇得好像cosplay,被狗仔拍到的照片无论是白天晚上都像是在赶赴夜店的途中。Balmain现在红到发紫,可它的口味也未免太重了。

实用服装大概不会像T台上那样夸张,可是我已经预期到此潮流将给我带来的痛苦。你知道我家曾经有多少被拆掉的垫肩么?杂志上说卷土重来的垫肩让女性更加有气势——但相信没有女人愿意打扮成一个橄榄球运动员吧,作为一个来自宽肩家族,又长着坚壮膊头的女性,我或者可以不必穿外套,直接在肩膀处加两个飞檐好了。

无论如何,宽肩风潮对肩膀纤弱窄小的人来说,还不失为一个有趣的实验。但是雪花牛仔……请看照片,我们大概都知道贝嫂有多瘦,即便是她,也显得双腿多么粗壮。而且这种牛仔——据说售价1000英镑还常年缺货——无论它怎么改良,细致地打磨漂白,仍然让我想起80年代的街头小流氓。

我猜我不能捡起80年代的流行,多半是因为我经历过。加上那时服装的匮乏,没有品牌没有动批,一旦流行,想不想穿,人人也不得不穿。前几年流行牛角扣,巴宝莉一件牛角扣的短大衣盘踞了多少小妹妹的wishlist,因为她们没穿过。而我记得生命中好几年所有的大衣都是这种扣子,恨得再也不要见到它。哪位著名时尚界人士说过:穿祖母的衣服是时髦的。我也不介意穿祖母的衣裳,但我暂时还不想把自己20年前穿过的衣服再温习一遍,或者是我的记性太好,一切还都历历在目,得不到那种若隐若现似曾相识的亲切感。

一片80年代的怀旧狂潮中,一代天王米高积逊居然还应景地去逝了,全世界的时装大师没准开了个碰头会一致决定:对天王最好的哀悼,就是集体名言正顺地向八零年代致敬。于是秋冬的时装发布上,变本加厉地出现了紧身、亮片、双排扣捆绑式军装……可我还没有准备好重活一次,喜欢米高积逊是一回事,穿成米高积逊,又是另外一回事。

在豆瓣推荐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