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恋是你的桃花源

这些年好像大家特别急着找对象。 

好像特别怕自己结不了婚。女孩子自上大学一年级就以搞定一个结婚对象为己任;二十岁出头的女孩子到处相亲,小学生在放学路上与男生勾肩搭背手挽手。

不到三十岁的女人被称为“剩女”。那些大城市能干的女白领说:谁是剩女?我们自己过得挺好的,根本不想跟渣男结婚。

到处在听到人抱怨,找不到条件合适的男朋友。每个人都在找找找,除了当红偶像,好像很少听人说她喜欢一个谁谁谁。

我自己也是,不知道哪儿来的焦虑。朋友跟我发微信,说她在外头吃饭,看见一个非常好看的男孩子。已经隔着杯杯盘盘偷偷看了他好久,我急急忙忙催她:去搭讪啊去借钱啊去换微信号啊!你就这么看着他有什么用!

有什么用?心里美啊。像开了一朵花。

我都忘了,我曾经特别享受暗恋的感觉。小时候暗恋一个男生很多年。平时淡淡的没什么交集,偶尔说几句话装作若无其事,那种滋味又甜又苦又委屈又骄傲。一个不经意交换的眼神已经肾上腺素狂飙,够自己脑补上几千字的同人文。偶尔他对你亲切一点,小甜饼可以吃上好几天。你不喜欢我又怎么样啊,我已经享受了恋爱中最精华的部分。

事实上,我根本不必知道你喜欢我与否。知道了就有可能失望。被人拒绝固然失望,慢慢发现你不是想象中那个人,更失望。

因为太想找个伴一起吃饭、睡觉、逛街,看电影,就像上大学的时候急需一个人陪你一起吃饭、打水、上自习、说老师坏话…..忘了这些事其实朋友也可以陪你做。只是交一个志同道合的知心朋友也很难。而对异性伴侣,其实我们要求没有那么高。

逛街,他什么意见都给不了,只能在旁边帮忙挽着包,有时候还摆一张无精打采的臭脸;看戏,他一个梗都不知道,根本不知道你在笑什么。

目前男朋友的最高标准就是:对你好。这个好,还不是知情识趣、爱人以德。逢年过节给你买礼物发红包,当街敢跪下来给你系鞋带,就是万年暖宝宝了。

假设这算爱你,那么你真的爱他吗?

人怎么可以为了害怕孤独谈恋爱呢?我情愿你为了肉欲谈恋爱。

事实上,只有当一个人克服了孤独感,能够毫无困难的一个人生活,他才有资格去爱别人。

也不是说让你把爱埋在心底孤独终老。我觉得在没有遇到命定伴侣之前,不妨用暗恋丰富一下精神生活,享受一下恋爱感觉,并且学习一下如何去爱。

你都可以隔着几个次元爱你的爱豆了,暗恋一下别人有什么可悲的呢?至少他就在你附近,看得到音容笑貌,也许还能一起吃饭。就算是求而不得的痛苦,也是自己选择的,而不是他加诸于你的。不瞒你说,谈过这么多次恋爱,回忆起来只有当初的暗恋最甜蜜。

一起谈恋爱,分头做游戏

最近一段时间,我没看美剧,没看宫斗,几乎每天都在为我儿子和邻居家小姑娘的狗血爱情大戏深深困扰。

一般固定剧情是这样的:玩着玩着,小姑娘忽然就要他做这做那,而我宇宙直男的儿子,不要说听指挥了,烦起来连小姑娘叫他都不搭理。这时候公主殿下会跺脚说:我不要和你玩了,我再也不喜欢你了,我100年都不跟你是好朋友了。

下一步就是大哭着奔出家门,说要离开这个家,把自己活活饿死。

我儿子觉得没劲了,也站起来要求回家。在楼道里碰上正扑在妈妈怀里抽泣的公主,居然还没事人似地上前打个招呼:嗨,你在这里啊。

公主收了哭声问:你来干嘛。我儿子说:我回家看电视啊。公主一听居然不是来和自己和好的,哭得更绝望了。

你没亲眼看到过,绝对不会相信4岁的孩子能这么会给自己加戏。

但是这情景是不是很眼熟?原来4岁到40岁,男女之间都是这么吵起来的:女的要感情要陪伴要表达,男的只醉心于解决一个一个的问题,小时候是搭轨道拼乐高,长大了是工作赚钱打游戏。没招没惹你怎么就不开心了?虽然不明白但是我真的也并不想知道。

反观两个小男孩在一起玩,不要说吵架了,我一晚上都没听到过什么对话,两人不停跑圈冲锋或者拿着车攀比,简直像本漫画一样,一半都是象声词。一晚上下来我就明白了一个道理,男孩子真的只能和男孩子玩。

其实从他们还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男孩女孩长大以后就没法一起玩了。当时我天真地以为,女孩喜欢玩娃娃,男孩喜欢玩汽车。

后来发现不是的,玩什么其实没关系。女生也可以玩汽车,男孩子也愿意玩厨房切切乐。根本矛盾在于,男女的性格和思维方式天差地远,男孩子真的只能和男孩子玩,女孩子只能和女孩子玩。

为什么人们除了爱人和配偶,很少有形影不离的异性朋友?并不是因为要避嫌,真的是跟对方性别阵营的人玩不到一起啊!

如果你还觉得跟老公相处得不错啊?两个人基本做什么都一起,不是挺开心吗?那多半是因为爱。不是他迁就你,就是你迁就他。

夫妻情侣,相敬如宾互相忍让没什么不好,是非常成熟文明的处理方式了。但是生而为人,我们为什么要这么难为自己和别人呢?

每个人总共就那么点耐心,难道不应该留给更需要的人,比如说父母、长辈、老板和客户吗?

所以我们谈恋爱就好,一起做游戏就算了。一起吃饭旅游登上巴黎铁塔在马尔代夫手牵手戏水就可以了,尽量不要绑对方去逛商场,留点时间给他踢球打游戏吧。

好朋友才不会扔人家的手办

最近在网上围观了一次情侣吵架。

女孩子说,男友是个宅男,喜欢动漫游戏。自己对动漫一无所知,毫无兴趣。半夜吵架,她一气之下把男友珍藏的手办都扔了。

事后也有良心不安,但是扔掉的手办已经找不回来了。跟男友道歉,问要不要再给他买一套。男友说不用了。

女孩问:你有没有因为我扔手办动过跟我分手的念头?

男友说:真的没有,这件事过去了,还是好朋友。

女孩把聊天截图发出来,大概也是有点欣慰。觉得男友包容,而且对她有点情比金坚的意思。

真的吗?现在的年轻男孩谈恋爱就那么佛系了吗?

这还真不是钱的问题。有些手办可能是限量版,根本买不到了。如果对动漫文化不了解,拿口红化妆品举例一下。我出门在外,比钱包更怕丢的,就是化妆包。

现代人的钱包里,现金已经不多了。身份证银行卡丢了虽然麻烦,但总可以挂失重办。然而化妆品就不同了,几支口红眼线一支粉饼,动辄几千块。而且有的是圣诞限量,有的是网红爆品,不知道花了多少心血,托了多少熟人代购才搜罗来的,你敢扔一个试试?

当今这个形势,男孩弄坏女朋友一支口红就要遭到全社会谴责了,为什么宅男的手办被扔了还要被嘲笑“几个小人,扔了最好,免得玩物丧志”?

你可能觉得,这是一个女孩不懂宅男心闹出的一个笑话。但细想就真没那么好笑了。她不是不知道手办对男友的重要性,否则她也不会扔这个。

我们都吵过架,吵到很生气的地步,已经不想讲理,只想尽快地伤害对方。所以才会说最狠的话,做最绝的事,扔对方最心爱的东西。

可惜情侣吵架这种事永远没有赢家。伤害一次,就在对方心里留下一个小伤痕,刚开始浅,过后就忘了,十次八次下来,就留下了疤痕。情侣分手,往往说是性格不合。你们天天在一起还不知道性格不合吗?其实都是这种伤害,渐渐把爱情杀死了。

作为一个有道德良心的人,面对仇人和对手,有时候你都不忍故意伤害。然而对情人我们是完全不吝惜这么干的,因为总觉得,我爱他呀!所以一切还不能被原谅吗?

最过分的是,事后女孩还要反复确认:扔手办能不能原谅?会不会跟我分手?简直是在对方的底线疯狂试探。为什么非要伤害对方?为什么对情人就可以为非作歹?

恋人是你的终身观众,不谢幕的舞台。请善待他们,有脾气可以发,有意见可以提,请不要故意伤害。好朋友不会故意弄坏人家的运动鞋和游戏机,好朋友也决计不会扔别人的口红和手办。

他拍的是日记,我们买的是周边

时隔四年,姜文新片《邪不压正》上映,首日票房过亿,评价两级分化。

对于姜文这种性烈如火、个人风格鲜明的导演来说,他的片子爱的人爱死,骂的人骂死,那是要多正常有多正常。但是相比《让子弹飞》得到的溢美之词 (“你跪着都挣不来的钱姜文站着就给挣了”),站出来挺《邪不压正》的铁杆粉丝少了很多,也稍显底气不足,正方的意见里比较普遍的是”不如《让子弹飞》,比《一步之遥》强“。

其实在我看来,这三部戏没有什么区别。

作为姜文迷恋的”北洋时期“三部曲,这三部戏有着共同的特点:荒诞剧情、密集台词、快速剪辑和观众认为的大量隐喻。跟之前的作品相比,”姜文“的个人品牌烙印更加明显。

其实从第一次做导演开始,姜文的艺术追求就是表达自我。他的喜好、他的迷恋,他感兴趣的历史,他小时候住过的院子,跳过的烟囱。

只不过头几部戏,还都能从头到尾讲好一个故事。他的自我,只是其中夹带的私货。即便有时候略让人出戏,因为聪明,有趣,游刃有余,也就变成了个性化的标签。

但是从《让子弹飞》起,姜文的电影就没有故事只剩片段了。以至于无论豆瓣群众给了它多高的分,到现在我们能记住的也就是几个段子而已。

文艺青年不屑于”讲故事“这件事,他们觉得讲故事就是正序给你倒流水账,谁不会?低幼不低幼?好的电影就应该”烧脑“,然后特别骄傲地问别人:你看懂了么?没办法,我国连文艺青年也是学奥数长大的一代,太喜欢做题了。

而且他们对电影似乎有些误会。电影就是用音乐、影像、文学等手段讲故事的综合艺术形式。电影的目的是打动、震撼观众。光让人看不懂还不容易?那些故事讲不利索逻辑捋不顺的电影我通通都看不懂。

《邪不压正》的问题不是不想讲故事,是没能把故事讲好。

张北海的原著《侠隐》,讲的是民国时期,青年侠士李天然在鱼龙混杂的北京寻找师门血案元凶的故事。《邪不压正》的背景没差,说的也是这个事儿,其他就全不相干了。

《邪不压正》里,你以为彭于晏饰演的李天然是第一男主角,他除了每天飞檐走壁地跟踪仇人,还要完成自我救赎和成长。看着看着你发现,姜文饰演的蓝青峰才是幕后男主角,他在暗地里下一盘十五年的大旗。

但是即使沦为了一颗棋子,彭于晏和他的肌肉仍倔强地不肯退居二线。然而他宁愿跟不同的女人纠缠,扯出一条又一条的副线,也不肯跟另一条主线交汇,两条主线就这么各自为营,像两条腿执意要朝着不同的方向飞奔,最后活活地把一条裤子给撕了。

原因呢?是姜文实在忍不住不放射自己的光芒,也舍不得不抖他那些机灵。如果实在舍不掉,还不如不要彭于晏,干脆一个人玩儿得了,就像片头自小而大隆重推出的“编剧导演剪辑主演:姜、文。”

一般来说只有第一次创作的人,才恨不得把一切想说的话塞到作品里去,但是姜文太聪明太想表达了,所以永远也说不完。经常传出他的作品”未删减版有4个小时“这种事,你看,他这还忍痛割爱了不少呢!

很多著名导演也都有鲜明的个人风格。伍迪艾伦嘲笑中产阶级文化人嘲笑了一辈子,昆汀永远碎嘴唠叨中痛快见血,即便他们有永恒的主题,也是讲了不同的故事,殊途同归。

姜文就不同了。他拍的简直就是影像版的日记,他的梦呓片段、个人趣味、得意金句。姜文在电影里都说了,“正经人谁写日记啊”。谁会一直对你的日记感兴趣?无非是爱你的人罢了。

所以铁杆粉丝爱姜文,感觉他为影迷掏出了最大的诚意。他的电影,粉丝能写出5000字的影评,找出30个隐喻。这些电影,对粉丝来说,就是偶像所出的最大周边。

从技术上来说,《邪不压正》不是好电影。但仍然感觉挺好看。什么鬼?因为姜文实在是太聪明了。

聪明得性感,可爱,闪闪发光。所以即便他有那么硕大无朋的ego,仍然不招人讨厌。有票房几十亿的导演大佬,毫无人格魅力,精心攒条微博都能让人觉得酸臭。姜文口无遮拦的访谈被人截图到处传诵。电影拍的七零八落,仍充满了荷尔蒙和精致的淘气。就连调戏女性,他也没其他老男人油腻。

不得不服气,下一个周边,你还得买;下一个姜文出品,咱们还得热议。

为什么要问这种送命题

 亲戚家的孩子最近谈恋爱了。经常在网上求救。卧槽我女票又在问我问题了! 在线求答案挺急的。我以为问的是“我和你妈同时掉在海里你救谁“这种无情无义无理取闹的千古矫情题,结果不过是问他”这双靴子好不好看“。

这种问题,如果是在闺蜜之间,那简直可以热火朝天地聊两个小时,最后以互换十个淘宝链接结束一个愉快的晚上。然而拿来问情商和审美双低的直男男友,这就是一道送命题。

傻子都知道,不好看是万万不能直接说的,然而说好看就对了吗?你还有没有点原则?

”这双啊,鞋头形状有点怪吧?“你懂什么,直男审美!

“你穿什么都好看。”你敷衍我啊?

“现在穿这个毛靴子有点热吧?冬天都快过去了。”我说要买了吗?花你钱吗你上来就DISS?

“买买买!”买你妹啊这是巴黎时装周新款,还没上市呢。

这种对方注定接不住的话题,原本无害,但是尬聊下去往往都是一肚子不痛快。往往就是女朋友截图发到微博,“分享一个奇葩宇直男友”。

现在好想特别流行这个,发十个近似色口红给男朋友,让他分辨色号;发一个新奇美容蛋的照片,让他猜有什么功效。故意看男友们出丑,然后聚在一起吐槽。

如果非要把这个举动往善意的一面想,可能这些女孩在骂男朋友是“宇直”的时候,戏谑中还是有一点小安心的。毕竟女孩子找对象谁也不希望对方是弯的。这种心理直接对应了对同性恋表露出莫大兴趣的“腐女”角色定位。是一种对两个群体都不怎么尊重的轻佻态度。

可能是近代女性被父权社会欺负得狠了,近年来女性主义觉醒抬头,在社会上虽然未能做到跟男性真正平起平坐、同工同酬,但是特别喜欢有意无意在气势上压男人一头,包括嘲笑他们和折磨他们。然而这对女性崛起真有帮助吗?并没有。你们整天谈论的,还不是男人。

抛开严肃的社会意义不谈,你们开心就好。但是这么做真的开心吗?扮靓、购物都是有趣的事情,有趣的事情,难道不是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做,才更有趣吗?跟闺蜜聊着一季新的时尚潮流,难道不比跟男朋友聊更靠谱?还是说自从你有了对象,你的宇宙里就只有他一个,万事万物只能与他一个人分享?说实话,你男朋友要是能火眼金睛分辨出南瓜色、焦糖色、脏橘色,对十种化妆刷的尺寸功用如数家珍,恐怕你也不是很开心吧。

男女天生兴趣点有所不同,这个很正常,不说明任何人心智有问题。在这一点上,不得不说男人还是比女人要拎得清,看球,找哥们;打游戏,找哥们;喝酒,冒着被女朋友削的生命危险找哥们儿。这种目标受众细分的方式再正确也没有了。而女朋友,还要骂人家渣男。每时每刻都陪着你就不是渣男了,你的安全感,还真的只有花生米那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