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级电影的教育意义

s1883860

我想电影采取分级制度的主要原因,一来是不想小朋友们过早知道太多真相,二来是不想小朋友们有样学样。划为R级或者PG18的,不一定光是拳头加枕头,也许是粗口和不良意识。18岁以下的孩子还没形成完整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暂时不能给他们看颓废灰暗的人生,或者知道好人居然也可能没有好报。其实这有什么的呢?从上幼儿园我们就大概猜到世界不是公平的。

我国没有电影分级制度,所以干脆要求所有的电影里,邪恶都不能战胜正义。警察可以被杀死,但是罪犯不可以逍遥法外,以至于十部香港黑帮片有八部到大陆公映要改结局。其实有时候做一个天真的人更危险。比如一个丑孩子,从小被家长夸成一朵花,沾沾自喜惯了,出去让人一个窝心脚踹回来,岂不是更伤心。

至于电影里那些打砸抢的暴力血腥镜头,我觉得很难说对人有什么样的影响。小朋友会模仿洪兴帮马仔抄起西瓜刀互斩吗?还是会模仿超人将内裤外穿在墙头飞来飞去?好的励志电影一样可能有坏影响,即便他们都忙不迭地打上字幕:剧中演员受过专业训练,一切动作不可轻易模仿。

有时候我觉得看R级电影,还更有教育意义。因其血淋淋的场面十分具有醒世功能,效果简单直接如同麦太教育麦兜:有一个小朋友不孝,后来他死了。举个例子来说,从小就经常听大人说,不要把头伸出行驶中的车窗,到处贴着警示贴,交规也有考,我深知这样做的危险在哪里,但是从来也不当回事,一时探头出去东张西望,一时跟后座同学嬉笑打闹,有时还举着相机探出半个身子去乱拍。直到我看到这部叫《11:14》的电影。剧中一个情节,说一伙不良青少年,深夜醉酒(可能还嗑药)飙车,在城中呼啸而过,车是一辆玻璃窗可滑动的van仔,坐在后座的男孩尿急,拉开裤子掏出小鸡鸡就往窗外扫射,恰逢急转弯,车窗失控大力合上,一声惨叫,鸡鸡马上不翼而飞。

我虽然没有那个器官,看完之后仍然面无人色,从此坐在行驶中的车里,再也不会把身体任何部分伸出窗外。

一种人,两种命?

今天出门,碰上了一个超级暴烈的司机。

我本来是想到小区门口找辆趴活的车,这位爆裂司机驾着空车在我身边鸣笛示意的时候,我还挺高兴的。谁知一坐上去,马上发觉了异样。这一位,神色严肃紧张,眼神犀利地扫视左右,车子坐突右超,拐小巷,抄捷径,速度飞快。车轮吱嘎有声,整个架势有如在荷里活电影中的纽约警察追击劫匪。光看他驾驶动作呢,又象是在玩电子游戏。

车技还是娴熟的,这样超车、猛转,也没有令乘客东倒西歪,但是姿势太过凌厉,交通稍有停滞,就唉声叹气,啧咂有声。前面司机反应慢了一步,害得他多等了一个红灯,伊马上大力按喇叭,摇下车窗探出半个身子去大声粗口伺候。

他跟我说:我选的这条小路,是最快的捷径。其他路线都会堵车。

他说得对,我确实比平常更快地到达了目的地。但不知怎地,心里十分不舒服。

因为他脾气坏,素质差吗?我遇过比他还过分的司机:拒载、骂乘客,摇下车窗一口浓痰啐出去。。。我也当是没看见。不,不是因为这些。

因为他多么象是我们工作中一些同事:意气风发,野心勃勃,有进取心,富侵略性。目的性强,且不加掩饰。有要求,从不吝惜说出来。撞破头也会从别人手里抢得机会,不遗余力去做,只想成功,不讲求姿势。但恰恰是一只不可重载的小船,因有压力,非常焦躁。于是跟他工作的全组同事都遭了殃。

这样的人,在公司中,没有人说伊人品差,心理素质低,往往还被老板树为榜样,踩着同事的肩膊头,升职加薪去了。

上得山多终遇虎。司机一直用这样的态度上路,很难保证安全。在职场上这样恃强行凶,也属下乘,未必去得到多高,爬到中级管理层,已经青筋暴露汗流浃背。刚舒口气,轮到改朝换代,也许第一个就被斩首。

粗口课堂:go wild

有多少人这辈子一句脏话没说过?心里也没有?要么是真斯文,要么是工作压力不够大。
粗口有两种,一种是专门用来骂人的,另一种,语气助词嗟。立志骂人,原不必用脏字。而有些粗口,在市井间流传这么多年,搞到妇孺皆知,简直带着各家锅里的饭菜味,渐渐没有那么offensive。当然,再亲切也只能跟亲密朋友讲,难道跟老板也说:您丫出差回来了?

其实”丫”本意算是很缺德的粗口,跟问候娘亲差不多。我们现在为表亲昵熟捻,满嘴”你丫”、”我丫”、”他丫”的,都字正腔圆,不带零碎儿的。真正北京二流子骂人,其实发声做”你丫恩的”,意思是”你这个丫头养的”。既是说:你非正常婚生,你妈未婚先孕,未经明媒正娶。试想,如果一个人,客客气气地跟你说:”一看您就是庶出。”是不是就不算骂人了?可见不说粗口的,也未必就是斯文人。

偶尔说两句粗口,实为活跃气氛,增进友谊,舒缓压力的必备良药,只要别说得顺嘴,不分时间场合就行。粗俗一点就是:该说人话说人话,该装丫挺装丫挺。我觉得我算很斯文了,为着保持形象,连”他妈的”都不说,除了”丫”,只保留说”傻X”的权利,因为傻X实在是太多了,不说出来透口气,简直要淹死在他们的海洋里。

还有一种既泄愤,又能维护形象的方法,即是用外语或方言来骂街。被中国人欺负了,骂洋街,被洋人气着了,用国骂,虽然对方听不懂,但多少自己能解点恨。但是要make sure对方确实听不懂才行。英文是渐渐不好用了,现如今谁不会说两句英语啊。老早以前就吃过这个亏,那次还真不是我骂人:和X老坐在麦记吃早点,随身带了张大懒堂的CD给人,X老看见了,问我:LMF是谁呀?我随口说:lazy mother fucker。话音刚落背后两个洋人就说:”小姐会英文伐?帮我们个忙好吧?”一世英名尽毁。

剩饭蕾最近正废寝忘食地学习白话粗口(看,一个人的粗俗程度和她的工作压力完全成正比)。老师说:她的”diu”字,学得最地道。她的心得是这样的:

Diu(这个字的意思就是那个F开头的词,用普通话说这个字就是”操~~”,不过的发音干脆利落,表达一种生龙活虎的愤怒之情,而Diu~~~是低沉绵延的,表达一种无处发泄的郁闷之意。

细想”丢”这个词很有意思。无论哪国粗口,内容多半与性有关,要么是突出生殖器,要么是描绘性交过程,或表达性交欲望,杜撰性交事实,以达到意淫的目的。”操”,不用说了,地球人都知道。”丢”,其实就是指女性达到性高潮。文学巨著《金瓶梅》里,众妾给西门大官人侍寝的时候,最后关头,经常满足地说:”达达,奴这就丢与你吧。” Diu~~~实际上是个使动用法,即”使你达到性高潮”。看来”丢你~~”比”操你~~”更有专业精神,不是操完就完了,还要使你达到性高潮,你说周到不周到。

INDULGENCE

image同我一起出差的小朋友,甫下飞机便频频致电女友,每次不管多匆忙狼狈,即便正挽着行李进电梯,收线前也不忘和对方互说一句“爱你。”我在一旁听得打冷战。

这还并不是个天真烂漫的斯文靓仔型,敦实的小伙子,和客户周旋,也肯抽烟喝酒,有时还满嘴粗口——如果不是惺惺作态,那一定是爱情了,又不是刚堕入情网,以我们这种出差频率,居然还能这么缠绵,真令人钦佩。怎么可能将爱情无限期抻长呢,胸口那种温柔的酸痛,捱得久了是要得心脏病的。我想大概人的身体都有自我保护功能,因此每次都速速燃烧,要么同归于尽,留一身坚硬的疤痕,要么升华成兄弟姐妹。只有这两种结局——即便修成正果,迟早也由夫妻沦为兄妹——能全身而退的,也不是爱情了。

不仅爱情,任何一种奢侈的快感也不能随时享受,唾手可得,还有什么趣儿?比如有个品牌,定位在INDULGENCE,做出了不俗的成绩,于是豪情起来,希望能向大众提供“Everyday shared indulgence”,每时每刻,想要就要,还分享,多大方。可是人天生都犯贱,没有近乎疼痛的渴望做前戏,再放纵也不觉得享受。而且至高的极乐,肉身几乎难以招架。还天天来?

Everyday shared indulgence,恐怕也只有VIAGRA?能做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