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后的品牌建设

王菲今天开记招,确定2016王菲演唱会确定于今年12月举行,对于之前传言的票价最贵九万八,经纪人陈家瑛辟谣道,票价最贵只有7800,为照顾歌迷,票价最便宜仅为1800元,相信大多数歌迷都负担得起。

不贵不贵真不贵,这也就是一个郭德纲专场的价钱吧。对菲迷来说,天后的地位堪比活佛,出来一次就相当于开光摸顶,多少钱根本不重要。相信7800的票肯定不够卖的,真心劝主办方还是弄几张九万八的挂票,挂在舞台的上方的电风扇叶子上,以飨歌迷

冒着被粉丝殴打致残的风险说,其实王菲的演唱会性价比真的不算高。人家爱咳嗽(EXO)的小伙子们,在台上摸爬滚打都是体力活,郑秀文蔡依林为演唱会练体力排新舞一备战就是一个月。麦当娜算是神级人物了吧?人家五十几岁了搞巡演,每场都是高难动作,连搞怪天王陈奕迅上台都差点招架不住。郭德纲讲话,先不说东西好不好,架不住给的多啊!

来到咱们菲姐的演唱会呢,这些福利就都欠奉了。不要说舞蹈,连最基本的满台跑调动气氛都没有,只有她的“天籁”,整场演唱会就站在那里,顶多甩甩水袖。早年间还有奇诡前卫的服装设计,什么透视装、酋长服、头上顶个高跟鞋,近年来随着她笃信佛教,造型也是越来越高冷端庄,一身白袍站在台上唱心经,简直就是观世音菩萨本人,不,本神,就差手持杨枝甘露普度众生了。

先不讨论王菲的现场唱功是否过硬,光看曲目,就横跨30年不变。近年来除了心经和因为爱情,就没有过新曲吧?一般歌星开演唱会,总是携新专辑而来,顺便打歌。天后开演唱会,不年不节不发新片,连个由头都没有,难免有一种“天后缺钱了问我们要零用”的感觉。其他凭老歌走江湖的歌星,只能去“同一首歌”赚点人气,也只有菲姐,什么时候问我们拿零用,我们都肯乖乖地掏出来。

你以为是粉丝犯贱吗?不,就像每一代的苹果手机上市,无论叫价多少都有人趋之若鹜一样,王菲凭的是品牌效应。否则你以为她半退休这么多年,老贵的经纪人陈家瑛还一直跟着做什么。王菲的形象,是圈中少数塑造的非常完美的。这个完美,并不是指外表和人格的毫无缺陷。而是在“高冷仙女”这个定位上,非常的前后一致,始终如一:从刚红的时候起,就在公众面前闭上了尊嘴,台上台下都不多说话、不解释,哪怕因此得罪一个半个记者也“执迷不悔”,早年间网上就流传着王菲“噎死人的十句话”;奠定了天后基础之后,更是要爱惜羽毛,宁肯出现在新光天地和杨家火锅,也不能下凡在那种闹哄哄的综艺节目中和大家打成一片。一旦大家接受了这种定位,那么即便知道她去KTV、爱打麻将,也并不会代入小市民的庸俗感,反而有一种“天后在人间”的反差萌,微博上调戏起粉丝来就更得心应手了。

从穿衣打扮到人生态度,王菲有效经营个人品牌30年,就凭这样的敬业,隔几年赚你点演唱会钱还多吗?毕竟也给你预留了攒钱的时间。现在,母品牌下还有爆笑李嫣和国民老公窦靖童两个副牌,王菲集团妥妥再吃定粉丝30年。

离职指南

我们有个编辑,最近经历了现代版苦儿流浪记:先是被一个品牌公关苦口婆心央求参加一个重要的发布活动,百忙之中抽时间飞过去,发现场地空无一人,瞬间有一种自己被人贩子卖了的感觉。联系品牌公关,电话已关机。拨到他们公司:查无此人。辗转查了一圈,才知道这位爷已辞职不干了,所以发布会改期啦,改地点啦……咦?关我什么事,烂摊子留给后人去收拾好了。

几乎每个稍微像样点儿公司都有入职培训,但从来没听说过“离职培训”。现在看来,这件事其实相当必要。于公,哪个公司也不想因为人事变动影响业务。没错人们常说“离开谁地球都不会不转”,但若是没有顺畅的工作交接,重要职位的变动还是会给公司造成点儿混乱的。于私,我们得让员工知道不负责任的后果是什么。当然公司已经不再有权利扣你的奖金了,但是人在职场中混,也是有名声的。像那位上演“苦儿流浪记”的编辑,千里迢迢白跑一趟,站在空无一人的场地上,凄凉气苦之余,除了会认为该公司管理混乱,对这位公关恐怕更会刻骨铭心。除非他从此离开这个行业,保证大家再无聚头的一天,否则,我不相信他能再请得动这家媒体了。

离职的程序,其实相当简单。无论你是什么重要职位,多受公司器重的香饽饽,只要不欠公司钱,提出离职没有不准的。正式递交申请,双方彬彬有礼地谈判,好离好散,即使真是含着一口怨气离开,也没必要撕破脸。留出一至两个月的时间,做完手头的工作,交割完所有的工作、银钱和责任,轻轻松松到别处上任。我其实不明白双方有什么翻脸的理由,辞职后这一个月应该是人生中最轻松愉快的经历之一:仍拿着工钱,但已经没有压力,只要做完自己的本分,根本无须为将来的计划发愁。一个头脑清楚的人应该知道,这个时候公司的前程已和他没关系,但在公司积攒下来的经验和人脉,才是自己最大的资源。聪明人巴不得把客户关系全都随身带走呢,就算你真想趁这机会给公司搞点破坏,也不能让人把帐记在你头上吧?多数人对公司没有这么强烈的恨,也没有什么周密的复仇计划,只不过是缺乏责任感,或者就是任性地想出一口恶气,但全无考虑到这么做的后果。无知是有代价的,所以西谚有云:枪并不可怕,端在傻子手里的枪才可怕。

在“离职指南”中,除了离职流程和离职礼仪,其实更要紧的是“不负责任”的后果。不如咱们干脆发给员工一张纸,上面血淋淋地写着:“不认真交接工作者永不再录用”,“离职后说公司坏话者将被全行业拉黑……”当然,劳动法规定这样的大实话我们不能写出来。所以有些傻子一直也不知道。久不久总会有一个这样的人物冒出来,离职后在网上大爆公司黑幕,闹得沸沸扬扬。看上去公司被搞得灰头土脸,但结局他总是会输。甚至没有两败俱伤这回事。公司出钱,总会找得到人来打工;而那位揭竿而起的英雄呢?你现在在哪儿上班?

LOGO Tee

我友在沃顿商学院读书,上个月去探望他,小小一个大学城,沿路碰到的除了老奶奶基本上都是同学。同学们上课都穿得不修边幅,一幅大棉袄裹着,里面就是印着学校logo的T恤衫。常青藤学校狠啊,不是人手发一件,要到学校商店去买的,价钱还不便宜呢。

老马都说了,人到一定时候追求归属感,同学们吃喝游戏都在校园里,穿上件恤衫分外觉得自己是其中一员,如鱼得水。圈外人就不必凑热闹了,很多人去哈佛参观喜买T恤,恶狠狠地说:做不了哈佛精英最差也能穿哈佛T恤……可这管用么?小时候在北京,印有“北大”、“清华”字样的恤衫满街泛滥,即便真是学生也认不出来。

以前我们做促销,老是喜欢送广告衫,顾客真是被压榨到死,花钱消费之后还要替你做宣传。至于我自己呢?下班之后请恕我不做生招牌。云同学有一件印着朱古力球的尼龙外套,贪其防雨,一直留着,每次穿出来都被我嘲笑——到底有个功能就好,我也不介意用印着公司logo的笔记本、咖啡杯、圆珠笔或者茶杯垫。

有一次脑力风暴,同事甲出主意说应该给大家身上刷满logo,骑单车环城跑,我暗暗想给他嘴里塞一只臭袜子。老板不至于糊涂到采纳他的建议,但有时候举办公司内部活动,每人一件粗制滥造尺寸奇怪的恤衫,我们也只得凑趣地穿上身做活动布景。没有办法,那是我的饭碗啊。于是轮到自己去买衫的时候,就一定不会再捡Logo Tee.

对我来说,品牌有好坏高低,但是印在胸前,Chanel和Baleno没有分别。袖边领口留个小小图形我还都ok,但是“胸前印个好鬼大o既C字”那种,就实在接受唔到。不管是哪个牌子,穿上都似促销员。事实上连我们设计促销员制服,都不舍得用Logo压身,用到一定颜色款式,已经足够知道是谁家的牌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