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不见

初恋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刻骨铭心的。不管当初因为什么分手,隔着岁月看回去,回忆都镶上了一层金边儿,那个人在心目中占有特殊地位,即使在情场上身经百战,练成了百毒不侵的老油条,心中想起初恋情人也会温柔地牵动。并不是那个人有多好,这是典型的“边际效益递减”,人人在学堂里都学过的简单经济学原理:饿的时候,吃第一个烧饼非常美味,第二个就差一点,吃到第五个已经完全没有味道。烧饼尚且如此,何况爱情,第一次的经历总是特别震撼和珍贵。

有的人因婚姻失败分手后当对方是仇人,避之不及;有的人为彻底走出失恋阴影,连同居三年男友的生日、电话、乃至名字都能狠心忘记。但是没有一个人对自己的初恋情人没有好奇心:他现在在哪里?结婚了没有?是否还记得我,如果当初没有分手,我们现在会怎样……心中充满各种各样的幻想,直到真正见到他——因为我们怀着爱心把记忆一厢情愿地PS过,所以见到真相后多半会幻灭的。

大多数人和初恋情人见面,不过是出于“时空隧道一日游”的目的,并没真想再续前缘,但是仍然要对结果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有人搭几个小时的飞机,就为和自己中学时暗恋过的邻桌少女吃顿饭,不管怎么告诫自己说这感情是纯洁的,不带任何目的,看到对方面目全非的双下巴与胖腰身仍然会失望:是替自己不值么?还是期望值太大,被现实狠狠地闪了一下。

且莫说初恋情人了,社会发展节拍如此之快,普通朋友几年没见都要吓一跳,他也许未到三十已经顶着一个小肚腩,发际线可疑地上升;她最近刚怀孕,对过去泡吧唱K爬山打球的生活忽然失了忆,但会背所有孕期小常识,连名校分布在哪个区都如数家珍;他倒是仍然腰板挺直一头黑发,不过大学毕业后你去了外企,他分到机关部委,去年升了处长,出来吃饭笑嘻嘻敬酒客套,穿着西裤皮鞋腰带上别着真皮手机套,一个小型公文包稳稳地夹在腋下……你也恍如隔世不知跟他说什么好。

若是你对他的感情还没有完全放低,就更危险。朋友X,与初恋男友感情纠葛许多年,因为是他离开她的缘故,至今难以完全释怀。曾经多次幻想过与他在街头重遇,以为会如遭电击,胸口似被大铁锤撞中,手脚冰凉语无伦次,结果某天下班真的在地铁站碰见了,他又黑又瘦,衬衫起了皱,头发该洗了,提着一只蛋糕。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小X像出门倒垃圾碰见邻居一样对答如流地与他寒暄了起来,她瞬间就被他解放了。

这还不算完,下一个礼拜他约她吃饭,席间落力跟她推销保险,以及一袋子化妆品,原来他还参与了传销,说这只洗面奶连他用了都面皮光滑呢。邀请小X参观自己的博客,上面除了大量产品介绍,还有自己多帧照片,穿海魂衫带鸭舌帽斜斜比一个V字手势……

如果是这样,还是让我怀着对你的那一点不甘心,从此成为陌路吧。

闺蜜的致命伤

给你出道选择题:以下几种情况,哪一种会导致如胶似漆的闺蜜翻脸?

A.借钱不还
B.约会她的男友或前男友
C.和她买一模一样的裙子但抢先她一步穿出来
D.对她的男友不感兴趣

你以为答案当然会是B,却估不到D原来也可能是死罪一条。

爱情具有独占性,女人又格外小气一点,男朋友当然要看得牢,谨防别人插一手,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着。尤其是朋友间,这个嫌更加要避。否则有一天真为这个撕破脸,除了情伤的惨烈,大家面子上也难看。可是闺蜜之间好得裤子都差点共穿一条,和对方的另一半,又仿佛好难保持彬彬有礼清淡如水的安全距离,所以最好就当他是手足,努力模糊性别。喏,我都不当他是个有可能性的男人——不,我干脆不当他是个男人,你总可以放心了吧?

可是真磊落成这样,又可能会令闺蜜十分无瘾。每个女人的爱情里面,都有少少虚荣心的成分:所以她们上学的时候会爱上运动健将,并乐意在球场边扮演拉拉队长撑足全场;后来又会爱上事业有成的男性,因为他们踌躇满志光芒万丈,照得身边的人都闪闪发光起来。作为他们身边的女人,时常会感到一双双羡慕嫉妒和攫取的目光,这种感觉让人如坐针毡又……多么地骄傲满足啊。那些其貌不扬一事无成的男人倒是没人惦记,但是谁要这种安全感!

女人原来是需要这种危机感来提醒自己身在福中,所以怎么都要设法拿男友来炫耀一下,其实不一定只有才貌和权势才能震慑人,修个水喉可以表示他handy又顾家,常去攀岩爬山表示他健壮又时髦……除了情不自禁喜上眉梢地跟女友晒命之外,她经常还会热情地将男友献出来为你做点小事:例如车你回家,帮你拎东西,带你一起去玩儿。这种时候你除了端庄地说谢谢,还得适当地对闺蜜表示羡慕之情,感慨这样一个好男人,怎么偏偏就落到了她的手里?女人对默默仰慕自己男友但又对自己一片忠心的人最有好感,你知道冷冰冰的小龙女为什么只对郭襄另眼相看?是因为郭襄跟小龙女说:也唯有你能配的上我杨大哥……

虽然大家做朋友,贵在真心,也不必这么处心积虑地讨好对方。可是身为闺蜜,我们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跟她谈论男人。你都不想因为一个男人影响到大家的交情吧?即便有的时候,闺蜜的男友真的很无趣,如果她兴致勃勃地谈起来,你也打起精神听一听赞几句,当做件好事哄她开心啦。更有时候她男友摆明是个烂人,你也不用不屑一顾,也许人家不觉得烂呢?就算一定要做忠臣直言死谏,也别口不择言,恃友情做丈母娘款,说得她男友十恶不赦人嫌鬼憎,等于讽刺她没眼光,或者更严重:你在暗示只有烂仔才会喜欢她吗?不跟你翻脸才怪。

如何说再见

这几年非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红遍大江南北,他和他领导的演出团体德云社是非话题不断。每当内讧有人离队,面对质疑,牙尖嘴利的他总四两拨千斤地说一句:“你记住:凡是离职的,没有说原单位好的!”这句话貌似非常有道理,是啊,你若觉得原单位好,还至于离开么?质问的人往往都被这句话打败了。

不用看老郭的履历我们也知道,他没在外企上过班儿。现如今跳槽,可不见得是在原单位混不下去了。也许是更好的薪酬,更高的职位,未来更诱人的发展机会。即便真是对前公司深有不满忿而离职,也得笑容可掬地离开,嘴里不得说一句闲话,对于混外企圈子的白领,这句话其实应该这么说:凡是离职的,没有说原单位不好的。

所谓君子分手,不出恶言,当然是一种高贵品质,但是让我们诚实一点儿吧,忍着满腔的郁闷不发泄出来,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个圈子实在太小了,想混下去,就必须在嘴上贴个创可贴。你以为可以拂袖而去,从此离开这个糟心的地方,讨厌的同事……可是保不准有一天你在新公司仍会撞到他们,或者他们的朋友和前同事,又甚至,在未来的某个时候你还会回到这间公司。这就像《星际迷航》里的时空穿梭一样:为了给未来的自己留一条后路,现在这个自己必须忍耐和奋斗。

事实上,外企的文化也不相信个人片面之辞,一切都只看表面事实,一切都是结果导向。你说你的老板刻薄你,那说明你不善于在压力下工作;你说同事不合作,说明你people skills(待人处世技能)差;你说你的能力被公司埋没了,只能证明你还不够好,或者你缺乏沟通技巧……总之这样说吧,你如何让别人相信,你从一间年年蝉联大学毕业生最向往公司榜单前10名的500强跨国公司离开,不是你的问题,而是后者的问题?所以,你必须微微向前倾着身子,严肃而诚挚地说:“XX公司是最专业的公司之一,在那里我取得很多成绩,也学到了很多东西,为了现阶段职业发展的新目标,我现在选择离开,但在那里工作的三年是我非常宝贵的财富。”从一个那样好的公司里出来的人,能是一个没有水平的人么?

离职的实际原因多种多样,但离职的程序一般是相同的:提前一个月与老板和人事部打招呼,发出辞职信后与老板口不对心地谈话,老板循例挽留一下,也许还要跟人事部、大老板走相同的过场,在此后的一个月里,工作繁忙依旧,但是压力全无;临走那天给全公司发一封声情并茂的道别信,信中洋溢的留恋、不舍、感激和惆怅不亚于对初恋的刻骨铭心,为什么要这么郑重地说再见?就是因为我们知道,将来一定会再见。

我们还是用母语吧

随着奥运会的召开和外国暂住人口的激增,首都北京一日千里地朝着国际化都市蜕变。英语标识越来越齐全,语法拼写也都正宗起来。事实上,很多商店的招牌干脆已经只有英文没有中文了。现如今,一个不谙中文的洋人在北京可以毫不吃力地生活,中国人要是一句洋文不会,倒还真有点不方便:我亲眼见到一个洋人在新光天地门口看着对面的英文路牌说:我现在一条街叫AVENUE DELUXE……而隔壁大姐连自己买的国产连衣裙的牌子都叫不出。

在这种形势下,在外企里工作的中国职员们互相称玛丽汤姆也就不显得那么欠抽了。以前我们的借口是:外国同事不懂中文,叫我们的名字不顺口,为了工作方便,起个代码造福洋同事。其实很多外企本地化的非常彻底,可着全中国的办事处也找不出一个外国人,但是大家还是用英文办公、以英文名互相吆喝,这又有什么奇怪呢?现在连商场里的售货员都只在小小胸卡上印英文名字,外企若想保持高人一等的洋范儿,还得另辟蹊径。

我友小Z,最近被猎头挖角,到那家著名的500强企业面试之前,猎头嘱咐她:第一轮面试对方由两名中级经理接见你,面试将全程采用英文。小Z问:两位经理是外国人?猎头说:“不,上海人。不过总监要求大家说英文。”

“那么总监是外国人?”

“不,总监是北京人。”

我对用英文考候选人的面试官一向是同情和钦佩的,他们的英文需要很好很好,才不会被对方看轻。对于那两位的英文水平,小Z含蓄地说:“让我这样说吧,我们双方表达得都挺费劲的。”几个中国人用不十分流利的英文讨论产品策略及事业抱负——这个场景不仅滑稽,而且十分浪费。语言无非是沟通工具,应当怎么方便怎么来,即便想操练英语,也不能冒着耽误大事的风险:事关选拔人才,或者公司策略,这类复杂的问题用母语还不一定能句句到肉,何必用英语囫囵吞枣呢?实在喜欢,工余另组个话剧团也是好的。

也许有人太投入了,把外企工作当成了一种角色扮演,觉得演戏要扮全套才过瘾,就像唱京剧一样,不扮上就没有感觉;也许他们对英文的熟悉和喜爱已经到了迷乱混淆的境界,像《非诚勿扰》中的范伟:哦,你都行啊,那我们还是用母语吧,nice to meet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