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嫉妒

多城的春天真的来了。这回不仅鸭们知,连我丫都知道了——多城的鸭子靠不住,别说春江的水没暖,天上还下暴风雪呢,丫们就出来了。

外面虽然没有杨花柳絮满天飞,但是天蓝得令人发指,这样灿烂的阳光,就算出现在冬天也是喜人的,姑娘们纷纷露出大腿与小腿——上周末去downtown,一撮撮的中学生,穿着校服超短裙嘻嘻哈哈过马路,十分loli,多伦多洋妞的身材很马虎,一团团形状可疑,跟蒙城的法裔简直没法比,但是刚发育的时候反而肉腾腾地格外鲜美。。。诱惑还是越原始越好。

这样的天气,只想去草地上打滚。我也应该在blog上贴蹩脚但开心的风景照,汇报逛街吃饭的心得,和老公斗智斗勇的乐趣。。。或者无智无勇可斗的郁闷,谁耐烦整天板着脸自省,看到自己灵魂深处去。可是我看到泼墨的新博,还是忍不住要发点感慨。

泼墨真是会讲道理,娓娓道来但是立场坚定。我就总嫌不耐烦:不明白算了,我也不犯着跟你解释。基本上我觉得,人类不互相理解是应该的,而且我的真面目也不见得多好看,了解以后更幻灭。泼墨说她其实跟我不熟——这句话我要举双手双脚同意,看我不顺眼的人,千万别连带着恨泼墨,恨小贪才对嘛。

其实她这篇博,戏肉不是说我,只不过稍微提到我,我们都不太喜欢那种处处透着优越感认为自己活得比别人高明比别人幸福的人——当然这也许是心理阴暗的嫉妒。这后一句话,真是人们的杀手锏。

从很小的时候起,我若说到我不喜欢某个女明星,就一定有人会冷笑着说:是嫉妒吧?可是我嫉妒一个女明星做什么呢?诚然我不是一个心胸博大的人,我嫉妒我暗恋的小男生的同桌女友;我嫉妒和我同时进公司比我小两岁但升职比我快的同事;我甚至嫉妒我楼下开悍马F2的邻居。但是女明星!这不是心理多阴暗的问题,我需要有多少闲暇时间才能轮到她们啊。我又不想与他们争,那我就干脆承认得了:你喜欢徐静蕾吗?不喜欢。为什么?。。。我嫉妒她。

连我自己都渐渐相信,这一切是出于嫉妒。因为我不够幸运,所以我嫉妒那些幸运的人,因为我不够自信,我嫉妒那些比我自信的人——前些天我说,如果我很努力地学英语,大概可以把英语学的很好,居然有网友留言说我不知天高地厚,当时我感觉自己像郭靖,让人骂了一辈子笨蛋,护送小杨过去终南山,居然被误会为淫贼,惊诧其实大过恼怒。我这么说也好算自信?不过是学说话而已,只要不是哑巴大舌头,总也有学会的一天吧。不过我倒还有点窃喜:淫贼总比笨蛋好听。

我希望有一天我也有足够自信,就可以说一切不喜欢我的人是出于嫉妒。

我不懂砌词

最近查里他们公司要发布中文网站,所以经常与同事讨论中英两种语言的不同。有次说起组词,拿交通工具来举例,英文有car,sedan, van, truck , ambulance, train……到咱们中文里,统统叫做“车”,然后才是汽车、轿车、货车、卡车、救护车、火车。。。还有摩托车、马车、宝马车。。。

中文是很难的语言。我的中文当然好过我的英文,那是因为我并没有好好学英文。如果我很努力地学习英文,我也许可以把英文学的很好。但就算学一辈子中文,恐怕也达不到太高的水平。

我实在很同情专业中文写作人。咱们中国人,几乎对任何一件事,一种心情,都有一句现成的成语、俗语、歇后语、诗词。。。做过传神地写照。还能再写什么呢?你可以另外想一句新的,但老觉得是退而求其次,横竖不够味道。其实西洋谚语也断断不会少,我记得上中学的时候,就被老师告诫过,千万不能说“像蜜蜂一样忙”或者“像教堂老鼠一样穷”,太过老掉牙惹笑。我的英文程度低,没有大部头地看过什么英国文学,还未能领略它语言的美。只觉得英文“好用“多过“好看“,是”user friendly”的语言,比如说:他们习惯大量使用从句。一件事说不利落没关系,后面一个that套着一个which,总有解释清楚的那一天。中文哪允许这样的取巧!

不过,不管英文还是中文,精通不易,但学会500字,也差不多能应付日常用语了。周末查里和人亲切讨论“你妈逼”的逼字和“操你妈”的操字怎么写,然后嘲笑我的麦金托实系统,输入法用的是小字库,许多疑难生字都打不出来。我倒并不太在乎这事,本来不太爱抛书袋,太生僻的字咱也不认识——不过那两个字,我倒还真会写。

又想起中文的一个好处:咱们虽然是象形字,可是有拼音,很多字囫囵认个形状,就能在键盘上敲出来了,半文盲也能写文章。英文就不行了吧?拼不出来活活急死你。

为啥都起个英文名

以前在公司开会,一群非英语民族的同事坐在一个办公室里,只有咱中国同仁有英文名字。

我们用惯了,不觉得怪。不仅开会的时候用,同事之间也惯性用英文名字互相称呼,其实谈不上装洋蒜吧,就象个小名儿、外号一样。人家也经常同我说:我们办公室的Maggie。。。我老板Martin。。。但外国同事不明白,为什么某人又叫张小强又叫强纳森。他们走到哪里都叫于连、沃夫刚、哈基摩托桑。。。

我也有个英文名字。碰上同事在大庭广众叫我,非常窘。就象中国人跟中国人说英文一样,挺矫情的。但我倒不觉得起英文名字便是崇洋媚外。当初上大学的时候,为了洋教头念起来顺口,大家统统改个英文名字。老师把最常见的名字写了一黑板,同学们各自认领一个。有的同学嫌玛丽汤姆的太俗,非要另想一个意头好的。疏不知外国人起名字,是不讲究字面意思的。还记得有个女生认为自己很纯洁,起了个名字叫PURE,寒倒一片。 要到后来才知道,每个英文名字,也是有渊源的。有的源自希腊,有的源自意大利。我的朋友成老师,身高1米87,体重。。。反正是挺有份量的。他的英文名字是Phillip,有回跟外国客户自我介绍,对方大吃一惊:你象一个菲立普吗?原来这是个法兰西血统的名字,给人的印象通常是黑发斯文、瘦小机智。。。

其实这倒不要紧的,反正无论我们叫什么,也不会象一个米高,象一个杰克,或者一个克里斯 。只别象我们有些男生,兴奋地跟老师说:叫我乔丹——不,还是叫我马拉多纳——您这是英文名字吗?

本来我也觉得起洋名这事有点多此一举。洋人再苯嘴拙舌,还能连拼音都不会念吗?咱们何必体贴到这个地步,但是后来发现也不是全无道理。我有个老师是律师,既教书也做生意,大概是第三代华裔了吧,大名叫ROBERT,为表示不忘本,从小也取了个中文名字在那里,从来不用。伊到各个国家与人开会,在美国本家是ROBERT,到了意大利,不知怎么就自动变成了ROBERTO,来中国谈判,桌上名牌赫然写着“罗伯特“。伊其实懂点中文的,私下跟我们说:我知道,其实罗伯——就是Turnip。。。

我不由得也恐惧起来,生怕自己有朝一日也沦为瓜果蔬菜,所以后来上班的时候,就未敢搞特殊,仍然沿用了大学时随手取的英文名字。

不知你注意没有,现代普通话的拼音,和英文十分的不接轨。所以有的中文名写成拼音,根本念不通——我们翻译的老外名字,也经常对不上。香港人的翻译用字不如我们美,用广东话念出来,虽然有点洋泾浜,却非常忠实原著(不信你试用白话念念‘碧咸’)。John和“约翰“简直差了十万八千里——多半最早是按德语发音译出来的。我以前有个同事姓ju,鞠萍姐姐的鞠,去了德国培训。三个星期后回来,同行的伙计都管他叫“老优“。还开玩笑说:因为老鞠品学兼优,成绩斐然,被德国人民亲切地称为老优。其实原因是:德国人的发音方法,ju就念做优,MR.You.

还有更尴尬的,是中英夹杂着介绍自己的名字。我认为说哪种语言,都尽量要说的字正腔圆,我最反对说哪门语言都带着家乡音,乌搅一片。讲英语当然得洋腔洋调,但是逢说到自己的中文名字,马上又得回到北京腔,非常别扭。有人为了说得顺嘴,索性连中文拼音都卷起舌来,好像不会说国语似的,每次我听人说“WELCOME TO 悲~静“都浑身不自在。

折中一下,我其实很同意香港人的做法:为着方便,取一个跟中文名字几可乱真的英文名字,于人于己都方便。比如什么李克勤叫“Hacken“,陈奕迅叫“Eason“。但他们有点殖民地风范,很多人出生先取英文名字,然后音译成中文——上海以前也是租界,咱们大名鼎鼎的张爱玲,就是报名上小学的时候,留过洋的妈妈嫌不耐烦,随手拿英文名字译的呢。

南腔北调集

公司同事一起培训,往往象小型联合国开会。我其实非常不喜欢group case study,大家并没有思考周全,就争相发言,往往驴唇不对马嘴。打小我就不是一个爱现的小朋友,每次都是硬着头皮上台去present,真折磨。不过,这种场合真象微缩戏剧,短短几分钟已经可以看出人物性格,谁跋扈,谁执拗,各类各色,非常有趣。独联体国家的人民最奔放,喜露肚脐、扎堆及高声谈笑。坐我旁边的俄国小朋友,不停说莫斯科市中心物业昂贵,然后跟我说:你知道吗?莫斯科有好多中国非法移民。有报道说:再过30年,中国人将占俄国人口的23%。我说:哦,咱两国人民还真友好,咱们北京也有俄罗斯一条街,专营服装皮草。不过俺们人口众多,你们是占不了那么多比例了。同事气不愤地跟我说:这么厚道干什么?卖皮草的哪有做小姐的多!

法国同学最雍容,开饭前会得文质彬彬说请享用,提前离去要说宽恕我,同学做完演讲,伊带头鼓掌感谢,而且大概因为经常在不同国家工作,虽然是法国人,居然头脑并不混乱。就是一嘴浓重的法国口音,实在令人头疼。他们真倔强,坚持发每一个小舌音,比如partner,这样简单的一个词,在他们念来就成了“怕哈特你呀哈”(想起以前一位法国同事,一直将ferrero念做“匪嗨厚”)。谈工作还好,多少还能摸到头脑,闲聊最痛苦,听不懂,又不好意思总让人重复,只得赔笑了。

其实说外语带家乡口音,那不是很正常吗?我倒觉得没啥必要非得以假乱真。但是你不服气不行,有的口音,很难听。据说以前有个日本同学,磕磕巴巴地说:the number of asshole ——老师很难为情,赶忙说:you mean, household?日本同学高兴地说:yes! Asshole! 但你看人家意大利同学,说话掷地有声,清音全转浊,从头到尾用降调,简直同教父一个款式,别提多拉风了。

咱们是在公司里头做事的人,又不是教师和播音员,英语说得不好不打紧,至要紧头脑清楚。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有些人很爱说英文,偏偏舌头又不好使,我最害怕中国人跟中国人说荒腔走板的英文,在大学时,看见英语角这样的事,就打冷战。还不止是英文呢,以前我有位同事,因为在广州工作过,认为自己会说广东话了。一屋子同事呢,他且和香港同事用“粤语”闲聊。伊的粤语,不过是不标准的普通话罢了,北京人和香港人听着,同样的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