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人就是不一样

KINDER BUENO(健达缤纷乐)是我最喜爱的巧克力之一,和群众喜闻乐见的费列罗同一个公司出产。严格地说,它不是巧克力,它是一种巧克力零食——榛子酱夹心威化巧克力。

秋天不仅是大剂量吃肉的季节,也是大剂量吃巧克力的时候。继消灭了用超市积分购买的无数LAYS/DORITOS/TWIX/BOUNTY之后,我又特意去COSTCO囤了两大盒KINDER BUENO。

COSTCO这种仓储式量贩店,真是有人喜欢有人恨。拖家带口四世同堂的人办张会员卡最实惠,那些特大号包装对单身人士来说太绝望了。所以我每次去表哥家,看到他买的大桶果仁大袋冻草莓,都主动替他狠狠地吃,唉,尽我之力,能帮多少帮多少吧。

番薯公司有个西人同事,痛恨COSTCO所代表的典型美国式倾销、制造消费者需求的邪恶理念,所以拒绝进COSTCO。我也不喜欢他们一次性卖给我20个牛角包,不过对20块装的巧克力我们还是游刃有余的。

说起大包装,我想起有一次去帮朋友搬家,与其同住的一个小男孩把东西放得到处都是,我们在屋里溜达了一圈,我惊呼:“好大一盒SNICKERS(士力架)!” 番薯同学惊呼:“好大一盒杜蕾斯!”

不用调研就知道,消费者和消费者是多么的不一样啊。

你要一个男闺蜜做什么

过期的杂志稿,个人转载请署名加链接,商业转载请征得作者同意。

我们院儿有两对夫妻,最近实行单向调包。怎么说呢?呃,是这样的,A女因为不能生孩子,被A男甩掉,B男倒不嫌弃,跟她搞埋一起,却被B女捉奸,双方无法下台,B男于是和B女离婚,娶了A女。

我们这个院儿,是著名的青年社区,大家平时爱凑在一起吃喝玩乐,弄得跟人民公社似的,几十人的大饭局是常事。这两对夫妻关系尤其亲密,耳鬓厮磨不分彼此,互相串门儿如入无人之境。邻居们在一旁早就看出蹊跷,然而谁也不敢提醒当事人,生怕以自己的小人之心,度了人家的君子之腹。这都什么时代了,男女之间难道就不能有纯洁的友谊吗?

当然可以有,如果你们之间毫无异性吸引力。否则还是不要轻易试炼自己了吧。有人开玩笑说,要交绝对无性无欲的异性朋友,男生需先自宫,女生需先毁容——这话说得也忒狠了些,不过生理决定心理,男女毕竟有别。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和健康,已婚男女们还是避点嫌的好。

现在毕竟是男女平等的开放时代,大家除了家庭生活,还有正常工作和社交,瓜田李下,懂得避嫌就好了,也不必做出一副“我已结婚,生人勿近”的姿态……好像他是一块唐僧肉,人人得而食之,您也太看得起自己了。适当的分寸,也并不是太难拿捏吧?我是一个老派人,还记得社交礼仪讲过:饭桌上不能补妆、非男女朋友不好随便送内衣及珠宝化妆品、男女之间别说黄笑话……不知道这几条有没有过时?甚至到现在我还觉得,孤男寡女一起吃饭尚可,一起逛商场就显得暧昧。许多绯闻明星,被踢爆恋情都是在逛家居店。至于我自己,当初和男友拖手拥抱深宵约会都不当回事,非典时他陪我去超市买大米,心里马上觉得好大件事,仿佛这就要开始搭帮过日子了……

其实男女个性差异颇大,兴趣和爱好差得天同地,大家很难做好友吧?尤其是女人,可以跟一个男性密友说什么呢?穿衣戴帽,化妆减肥?生不生孩子,扎不扎耳朵眼儿,生理周期真难熬,隔壁琳达嫉妒我?在时尚肥皂剧里,我们经常看到,时髦的女主角都有一个召之即来的贴身男闺蜜,他们知情识趣、善解人意、只知奉献、从不索取。既没有男人的侵略性,又没有女人的小心眼儿,真是理想中的完美好友——但是,他们是GAY啊,现实生活中,你哪里去找那么心细如发、品味高尚的同性恋男闺蜜呢!

这么难,仍然喜欢结交异性密友,无非是ENJOY异性之间那种一半正经一半调情的边缘关系,作为生活调剂,令人精神一振。而且异性朋友多,也显得自己格外的有市场有人缘儿,人见人爱。有些已婚男女,喜欢抱着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的态度与人交往,一旦擦枪走火,马上做天真无辜状:不关我的事啊?女孩子往往还委屈呢,愤愤地说:我心里是毫无那种想法的,且一早跟他说过,我们之间没可能……可是,您嘴上说着不要不要,身段却不停地靠过去,人家怎么知道你是不是欲擒故纵呢?这种事男人是凭直觉的,即便你苦口婆心解释过一万次,一个轻笑一个眼风,他们还是奋不顾身地扑上去。

有个朋友非常苦恼地问我:“为什么我就交不到男性好友呢?我努力了好多次,可是他们老是提出过分的要求,我已经暗示他们我不接受,最后还是不欢而散。”我首先就感到好奇:为什么一定要结交异性好友呢?男人倒确实是生活必须品,女友再贴心,不能和你相互取暖、与子偕老,但有什么是男闺蜜能给你而女闺蜜做不到的?你和男闺蜜都做些什么?

她说:也没有什么啊,就是一起开开玩笑,偶尔开车接送我,过马路的时候拖手保护我,大家在酒吧坐坐,说说荤段子……

我说:哦,你需要可以随时调情但最后绝不会上床的男性好朋友——我都觉得好难。

黑色资浅少女时期

刚才我翻箱倒柜地找我至今留存的几盒录音带(是,你没看错,是录音带)。因为这几盒是当年托人从台湾买回来的原版录音带,比较爱惜,郑而重之叠了纸套保护。我发现纸套上居然有字,可能是我黑色阴郁少女时期的作品。

一:

他半开玩笑地说:“我总是遇见你——”仿佛我是个麻烦。

我可不就是个麻烦么?找上门来的麻烦。

二:

他发觉我的手冰凉,握紧了我。

“你害怕什么?”

我软弱地说:“你会后悔。”

“我不会。”

“你会!你怎么不会。”我哭了起来。

三:

那夜我做了一个梦:我被一捶一捶钉进一具玻璃棺材。他在一旁看着,不动声色。我在棺材里渐渐呼吸困难,如一尾鱼一样挣扎,无声地呼救。他仍不理。我终于死了。

系唔系好得人惊?

貌似是从一个小说里摘来的?我恍惚能认出这确实是我写的,可我实在想不起我还写过这么一个小说了——而且是在录音带时期喔,那跟冰河时期有什么区别,我未免也太早熟了些。

心虚

和旧同事吃饭,结账的时候,雪梨同学讲了个笑话:她们公司俩犹太人,中午一起出去吃饭。结账时犹太甲说:“咱们AA吧。”

犹太乙温柔而坚定地说:“不。你吃得比我多……”

作为一个吃得永远比别人多的人,我很自卑。